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tional dyspepsia,FD)是十分普遍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依據中醫(yī)學理論,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適綜合征屬于“痞滿”范疇,上腹痛綜合征則屬于“胃痛”的范疇。
為從整體上把握對胃痛的認識,了解數據挖掘技術及其在中醫(yī)藥研究的運用,本研究對胃痛病因病機、辨證論治的相關文獻進行了整理;并對數據挖掘概念和其在中醫(yī)藥領域運用現狀的文獻進行了分析。為系統(tǒng)了解國內外功能性消化不良機制以及其中的內臟
2、高敏感性機制研究現狀,我們對相關文獻進行了整理和綜述。
為展現胃痛(FD)的證型特征,對胃痛(FD)的病案資料進行了證型數理統(tǒng)計;為指導臨床胃痛(FD)的治療提供客觀依據,利于學術經驗傳承,對黃穗平教授治療胃痛(FD)的用藥特點進行了數據挖掘。
為了探究脾虛證功能性消化不良內臟高敏感性的機制以及健脾藥物的治療機制,在蛋白表達水平和基因轉錄水平為中藥治療作用提供客觀和定量的指標,建立了脾虛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內臟高敏感性
3、模型;在我們既往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病案研究結果,選擇健脾方四君子湯進行干預。
方法:
臨床研究
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廣東省中醫(yī)院黃穗平教授處治療胃痛的門診病例為信息來源,篩選出胃痛(FD)病歷,對原始資料進行數據整理,建立了規(guī)范化的Excel胃痛證治數據庫。以此為基礎,采用SPSS19.0和Clementine12.0軟件,運用頻數分析、關聯規(guī)則和因子分析分析胃痛(FD)證治數據。根據統(tǒng)計結果
4、,進行胃痛(FD)基線特征、證型分布、常用藥物、常用藥物配伍和藥證關系的分析,總結治療特點。
實驗研究
以SD雄性大鼠為研究對象,共36只,隨機分為空白組、模型組、四君子湯組、莫沙必利組,每組各9只??瞻捉M不予造模,其余三組采用碘乙酰胺+站小平臺法+隔日禁食,建立脾虛證FD內臟高敏感性大鼠模型。空白組和模型組給予生理鹽水灌胃,中藥組給予四君子湯灌胃,西藥組給予莫沙必利灌胃,共用藥14天。觀測各組大鼠癥狀、體重;記錄反
5、應胃感覺運動的肌電圖;運用免疫組化技術、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Real-time PCR)技術測量胃竇組織神經生長因子(NGF)、磷酯酶Cγ(PLCγ)和瞬時受體電位辣椒素亞型1(TRPV1)通道的表達。
結果:
臨床研究
門診胃痛(FD)患者中,中青年人占89.65%;女性占73.16%。病因以飲食因素最多;共出現12個胃痛(FD)證型,最多的證型是脾虛氣滯。
黃穗平教授辨治胃痛(FD)最常用
6、的10味藥物是黨參、木香、法半夏、延胡索、炙甘草、陳皮、白術、砂仁、茯苓、厚樸;本研究挖掘出黃教授的19個常用藥對,6個常用五味藥物組合,3個證型與藥物的相關組合。
因子分析共顯示7個公因子,其中有意義的公因子是4個,分別是在白術、山藥、炒白術、白扁豆具有較大的載荷的第二個公因子;在茯苓、茯神、合歡皮具有較大的載荷的第三個公因子;在厚樸、海螵蛸、枳實具有較大的載荷的第六個公因子;在桔梗具有較大的載荷的第七個公因子。
7、實驗研究
脾氣虛型造模后,大鼠蜷縮,懶動,反應較遲鈍,毛發(fā)枯槁,大便欠成形,體重明顯減輕,符合中醫(yī)脾虛證的表現。治療后,中西藥組大鼠活動較活躍,反應遲鈍改善,毛發(fā)色澤變亮,大便成形,脾虛癥狀得到改善。
造模后脾虛證FD內臟高敏感模型大鼠體重明顯低于正常組大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模型各組大鼠體重無顯著差異。藥物干預后,四君子湯組大鼠平均體重較模型組升高,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莫沙必利組大鼠
8、體重與模型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記錄反應胃感覺運動的肌電圖顯示,相比空白組,模型組大鼠肌電圖波幅出現相對較大的增加,符合FD內臟高敏感性肌電圖變化。治療后,相比模型組,治療組的肌電圖波幅增加變小,中藥組的波幅變化與正常組相近,從趨勢上顯示四君子湯降低了內臟高敏感性。
免疫組化結果顯示NGF、PLCγ、TRPV1在細胞質表達。
在蛋白表達水平,與空白組對照,模型組NGF出現陽性表達增加,兩者的
9、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藥物治療后,NGF出現陽性表達減少,但是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西藥組與中藥組的表達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蛋白表達水平,與空白組對照,模型組PLCγ出現陽性表達增加,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藥物治療后,PLCγ出現陽性表達減少,其中中藥組與模型組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藥組和西藥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蛋白表達水
10、平,與空白組對照,模型組TRPV1出現陽性表達增加,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藥物治療后,TRPV1出現陽性表達減少,中藥組與模型組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藥組和西藥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mRNA轉錄水平,相比空白組,模型組的PLCγ、TRPV1 mRNA表達水平顯著上調,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在藥物治療后,西藥組和中藥組出現PLCγ、TRPV1mRNA表達水平下調,與模型組對
11、照,西藥組表達水平下調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中藥組表達水平下調則存在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中藥組和西藥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臨床研究:
門診胃痛(FD)患者以中青年人和女性居多;飲食因素是重要的病因;胃痛(FD)證型以脾虛氣滯證最多。
黃穗平教授治療胃痛(FD)最常用健脾藥、理氣藥、活血止痛藥、祛濕藥;其常用藥對既有獨特的藥物組合,又有四君子湯、六君子湯、
12、異功散、香砂六君子湯方劑的藥物組合運用;其治療胃痛(FD)代表方劑為六君子湯或香砂六君子或兩者分別合延胡索加減;其治療胃痛(FD)的脾虛氣滯證以香砂六君子湯為底方,肝郁脾虛證以逍遙散為底方,脾胃虛寒證以理中湯合四君子湯為底方。
因子分析分別展現黃教授在治療脾虛濕盛、失眠、胃脹滿、反酸和咽病方面獨特用藥規(guī)律。
黃穗平教授治療胃痛(FD)的主要特點可概括為探求病因、補益脾胃、理氣止痛、祛濕清熱。
實驗研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君子湯
- 加味四君子湯治療脾虛濕蘊證尋常型銀屑病臨床療效觀察.pdf
- 四君子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四逆四君子湯加味治療肝郁脾虛型慢性胃炎臨床研究.pdf
- “加味四君子湯”抗衰老的實驗研究.pdf
- 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湯、柴疏四君子湯作用于肝郁證模型的生物學基礎.pdf
- 四君子湯對脾虛大鼠腸粘膜修復及葡萄糖吸收的機理研究.pdf
- 四君子湯加味丹參對脾虛仔豬的藥理研究.pdf
- 不同方式制備的四君子湯對脾虛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響.pdf
- 加味四君子湯對mTOR信號通路調控的抗衰老機制研究.pdf
- 四君子湯對小鼠大腸桿菌性腹瀉防治機制的研究.pdf
- 加味四君子湯治療甲狀腺術后體虛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pdf
- 紫杉醇與四君子湯治療鼻咽癌動物實驗研究.pdf
- 理中丸和四君子湯與脾虛證方證相關性的實驗研究.pdf
- 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虛證)的臨床觀察.pdf
- 加味四君子湯對胃腸黏膜損傷的保護作用.pdf
- 四君子湯 柴疏四君湯 柴胡疏肝散作用于脾虛證大鼠模型的生物效應比較.pdf
- 加減四君子湯治療復發(fā)性生殖器皰疹的臨床觀察.pdf
- 加味四君子湯對仔豬消化機能的作用機理研究.pdf
- 加味四君子湯對嚴重燙傷大鼠細胞凋亡的影響.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