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肌少癥相關因素調查.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通過觀察男性M[18?45)組,男性M[45?65)組,男性M[65?99)組和女性F[18?45)組,女性F[45?65)組,女性F[65?99)組的握力、步速、以及生活習慣、健康狀況研究就檢于山西大醫(yī)院體檢中心人群中成年人握力及步速的流行病學特征,了解部分相關指標的現患特征。
  方法
  采用橫斷面研究,用自制問卷詢問相關信息,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yè)、婚姻狀況、骨折病史、跌倒病史、飲食偏好、

2、飲酒情況、吸煙情況、睡眠情況、運動情況、現患疾?。粦梦樟τ嫓y量患者上肢肌力;應用6m直行測速法測量受檢者步行速度。
  結果
  按照年齡及各年齡段握力平均值,按年齡將男性分為M[18?45),M[45?65),M[65~99)三組,將女性分為 F[18~45),F[45~65),F[65~99)三組。
  1.男性1110人,女性788人,男女比例為1.42:1,年齡18?91歲,平均年齡43.5歲。
  2

3、.按照年齡及各年齡段握力平均值,按年齡將男性分為M[18~45), M[45?65),M[65?99)三組,將女性分為F[18?45),F[45?65),F[65?99)三組。
  3.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58人(3.05%),中學310人(16.32%),大專及大學1370人(72.14%),碩士及以上161人(8.49%)。
  4.職業(yè):行政干部266人(14.00%),企業(yè)管理449人(23.60%),工程技術251

4、人(13.22%),醫(yī)務人員5人(0.26%),教師57人(3.00%),文化藝術5人(0.26%),金融財會222人(11.26%),法律20人(1.05%),其他624人(32.86%)。
  5.在職情況:在職1547人(81.46%),離休28人(1.47%),退休324人(17.06%)。婚姻狀態(tài):未婚194人(10.22%),已婚1656人(87.20%),離異21人(1.11%),喪偶19人(1.00%),再婚9人(

5、0.47%)。
  6.男性M[18~45)組的握力平均值為(45.41±7.496) kg,男性M[45~65)組的握力平均值為(43.22±7.371) kg,男性M[65?99)組的握力平均值為(37.74±8.007)kg。隨年齡增加,握力有下降趨勢。女性F[18?45)組握力平均值為(26.72±5.072) kg,女性 F[45~65)組握力平均值為(25.22±5.109) kg,女性 F[65~99)組握力平均值為

6、(22.07±4.902) kg。女性隨年齡增加,握力有降低趨勢。
  7.男性M[18?45)組的步速平均值為(1.37±0.134) m/s,男性M[45?65)組的步速平均值為(1.29±0.125) m/s,男性M[65?99)組的步速平均值為(1.12±0.176) m/s。隨年齡增加,步速有下降趨勢。
  8.女性F[18~45)組步速平均值為(1.28±0.085) m/s,女性F[45~65)組的步速平均值為

7、(1.2±0.117)m/s,女性F[65?99)組步速平均值為(1.09±0.21) m/s。女性隨年齡增加,步速逐漸減慢。
  9.將握力:(男性<26Kg和女性<18Kg)及步態(tài)速度:(<0.8m/s)[5]人群篩選出,作為肌少癥初篩的高危人群,其中男性4人為初篩陽性(最小年齡76歲,最大年齡86歲),女性2人為初篩陽性(最小年齡78歲,最大年齡82歲),初篩患病率為0.32%。
  10.將握力分別與BMI、BUN、

8、Cr、Hb、G、CHOL、TG、年齡、步速進行單因素 pearson相關分析,對各因素與握力的單因素相關性進行分析顯示:可認為握力與BMI、BUN、Cr、Hb、G、TG、年齡、步速之間存在相關關系。Cr在33umol/l至150umol/l內與握力呈正相關關系(r=0.541,t=28.036,P<0.001),Hb在76g/l至194g/l內與握力呈正相關關系(r=0.595,t=32.241,P<0.001),BMI在11kg/m2

9、至45kg/m2范圍內與握力呈正相關關系(r=0.313,t=14.365,P<0.001),BUN在2mmol/l至11mmol/l范圍內與握力呈正相關關系(r=0.244,t=10.946,P<0.001),TG在0至16mmol/l范圍內與握力呈正相關(r=0.206,t=9.168,P<0.001),步速與握力呈正相關(r=0.291,t=14.871,P<0.001)。血糖G在1m m ol/l至20m mol/l范圍內與握力

10、呈極弱正相關(r=0.05,t=2.195, P=0.028)。年齡與握力呈極弱負相關r=-0.068,t=-2.952,P=0.003)。
  11.單因素回歸分析示:自變量BMI、BUN、Cr、Hb、G、CHOL、TG、年齡、步速均對因變量握力有貢獻,自變量CHOL對握力沒有貢獻,其中,自變量BMI、BUN、Cr、Hb、TG、步速對握力貢獻較G、年齡差異統計學意義更明顯。
  12.回歸分析:即將BMI、BUN、Cr、H

11、b、G、TG、年齡、步速與握力進行回歸分析后示:G、TG對握力的貢獻可被其他指標代替,各因素中,BMI、BUN、Cr、Hb、G、TG、步速為握力的保護性因素,而年齡為握力的有害因素,可認為年齡是握力的危險因素。
  13.以握力為因變量,以BMI、BUN、Cr、Hb、G、CHOL、TG、年齡、步速作為自變量,將肌少癥取值為1,非肌少癥取值為0,對男性握力與體檢各指標、步速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BMI、BUN、Cr

12、、年齡、步速進入回歸模型,BMI、BUN、Cr、步速越大的人,握力越大,而年齡越大,則握力越小。對女性握力與體檢各指標、步速進行Logis 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Cr、年齡、步速進入回歸模型,Cr越大,步速越大,則個體握力越大,年齡越大,握力越小。
  結論
  隨年齡增加,男性及女性握力程逐漸下降趨勢;BMI、BUN、Cr、Hb與握力呈線性相關關系,其中,Cr、Hb對握力影響較大。BMI、BUN、Cr、Hb、G、T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