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錢鍾書批判地繼承中國傳統(tǒng)文論和譯論,廣泛地吸收現(xiàn)代西學中的優(yōu)秀成果,結合自己豐富的翻譯實踐,整合創(chuàng)新,提出卓然自成一家的翻譯理論。遺憾的是,長期以來譯界對其稱引頗多,全面系統(tǒng)的闡發(fā)甚少;將之與中國傳統(tǒng)聯(lián)系較多,與西學關聯(lián)卻鮮有涉及。本文從不同層面梳理錢鍾書的翻譯理論,用相關的現(xiàn)代西學理論加以分析、解讀,選取其翻譯實例加以佐證,審視翻譯在文化交流中的功用。第一章從錢鍾書倡導的“譯事之信,當包達、雅”入手,側重考察他信息與美學并重的翻譯效果
2、,拈出其典雅文言的翻譯風格。第二章從微觀著眼,借助闡釋學視角進入翻譯的內部,說明翻譯的過程是理解亦即闡釋的過程,相應地,“誤讀”與“創(chuàng)造性叛逆”成為題中應有之義,關注錢鍾書對可譯性限度的處理,及其翻譯實踐中克服形式結構、慣用法、表達法和文化諸方面障礙的突破性嘗試。第三章對集中體現(xiàn)錢鍾書翻譯思想的“化境”說進行闡發(fā),分析譯者的主體地位,其“稍通騎驛”的角色,通過“隨心所欲不逾矩”的手段達致,以莎士比亞戲劇臺詞翻譯為個案,論述其“法天、勝天
3、、通天”的翻譯藝術。第四章取宏觀視野,關注翻譯的外部,論述翻譯在全球化語境下跨文化傳通的功用,分不隔、打通和對話三個層面分析。全文以錢鍾書翻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為經線,以他博采古今中西的學術路徑為緯線,兩相交織行文,既有細密的文本分析,又注重翻譯在歷史和文化語境中的定位,致力于匯通錢鍾書翻譯的內部研究與外部研究。錢鍾書的翻譯思想包含許多與當代新興西學相契合的成分,反諷的是,他用典雅的漢語文言表達了西方后現(xiàn)代理論家極力標舉的“新銳創(chuàng)見”,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錢鍾書與基督教育文化.pdf
- 錢鍾書的宋詩研究_8558.pdf
- 我與錢鍾書先生的短暫交往
- 綜論錢鍾書的《圍城》.pdf
- 錢鍾書詩學思想發(fā)微
- 錢鍾書“化境”論與莊子美學的淵源
- 錢鍾書的六朝文學研究.pdf
- 錢鍾書語言本體論研究_14988.pdf
- 錢基博是如何教育兒子錢鍾書的
- 錢鍾書的六朝文學研究
- 論錢鐘書的幽默理論與實踐.pdf
- 錢鍾書“化境”論與莊子美學的淵源_37227.pdf
- 錢鍾書《圍城》中的語言藝術魅力
- 艾朗諾與錢鍾書的跨語際對話
- 錢鍾書文學批評的互文性特征研究.pdf
- 艾朗諾與錢鍾書的跨語際對話_3881.pdf
- 錢鐘書學術論著中的比喻理論與實踐研究.pdf
- 翻譯理論與實踐
- 營造巴別塔的智者錢鍾書——“化境”的解構主義觀照.pdf
- 魯迅與錢鐘書翻譯思想比較.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