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吐蕃王朝是藏族發(fā)展史上盛極一時的時期,它為整個藏族的長遠發(fā)展起了奠基作用。這個奠基作用主要體現在藏民族的形成、統(tǒng)一經濟體的形成以及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上,藏族作為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之一,其經濟發(fā)展不僅與本民族的生存發(fā)展息息相關,而且也直接關系到整個西部乃至整個國家的前進步伐。研究吐蕃經濟發(fā)展,把握其內部發(fā)展規(guī)律,正確的運用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為藏族經濟的騰飛增添新的活力。吐蕃經濟研究作為藏族經濟發(fā)展史上的第一篇是藏族經濟發(fā)展中
2、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對興衰對今天藏族經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啟示和指導作用。因此,必須客觀準確的把握歷史事實,使其能夠綻放出最大的光芒而為今所用。
在古老神秘的雪域高原上藏族先民曾經經歷過漫長的氏族社會發(fā)展時期。考古學家對昌都卡若文化遺址、拉薩曲貢文化遺址、山南貢嘎文化遺址以及林芝地區(qū)的發(fā)掘發(fā)現了許多精致的陶制紡輪、捕魚工具、粟米、石器、骨器、陶器和青銅箭簇,以及較為密集的房屋遺址、石棺墓等。這些發(fā)現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雅魯藏布
3、江、瀾滄江、尼洋河、拉薩河的河谷地帶,就已經存在氏族部落及村落。另外,此時的藏族先民已經走出洞穴,開始建造房屋,并逐漸從事早期農業(yè)、牧業(yè),飼養(yǎng)家畜以及用漁網捕魚等,甚至能夠使用骨針縫制獸皮衣服,制造陶器,編造紡織品。
根據敦煌古藏文史料載,在藏族東南部、南部、類烏齊等森林茂密的地區(qū),出現了“森林人”的氏族部落,他們開始在森林里飼養(yǎng)野豬和野雞等。在西部的雙湖、申扎、黑河和阿里等多處發(fā)現細石器,表明很早時期該地域的氏族部落就已
4、經開始從事農業(yè)生產和牧業(yè)狩獵活動?!段鞑赝ㄊ贰分性岬叫率鲿r代晚期,藏族各地分布著許多氏族部落,經過相互兼并,最后形成了十幾個部落聯盟。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各個部落聯盟內部的原始公社制度開始解體,相繼跨入奴隸社會。
雅隆悉補野部落地處雅隆河谷地帶。據藏族歷史文獻記載,公元前3世紀左右,聶赤贊普被推舉為該部落聯盟的首領,之后,他逐漸把周圍的小邦列國、部落等收編為屬民,修建雍布拉康宮,設定“君臣之分”,設御前苯教巫師,逐步建
5、立完善以部落聯盟為基礎的政權。到第三十代贊普達布聶塞時,興修水利技術漸趨成熟,農業(yè)灌溉有了飛速發(fā)展。另外,貿易交換不僅存在于本部落內部而且各部落之間及與中原王朝的經濟貿易也逐漸興起。伴隨經濟基礎的穩(wěn)固發(fā)展,悉補野部落的綜合實力大大增強,衛(wèi)藏“諸小邦中的三分之二均置于它的統(tǒng)治之下”。憑借雄厚的經濟勢力,三十一代贊普朗日松贊繼續(xù)擴疆拓土、兼并四鄰,伴隨蘇毗和象雄兩個強大部落的歸附,吐蕃王國的雛形逐漸顯露。
公元630年,英主松
6、贊干布繼贊普王位,完成了統(tǒng)一青藏高原的大業(yè),遷都拉薩,創(chuàng)制藏文,建立了聞名遐邇的吐蕃王朝。為鞏固統(tǒng)治,松贊干布將吐蕃劃為4個“茹”(8世紀又增設了蘇毗“茹”)和61個“東岱”(千戶),繁榮經濟、發(fā)展文化、促進生產。同時,建立健全會盟制度、職官制度、強化贊普權力等。
松贊干布在位期間,吐蕃的農牧業(yè)經濟步入正規(guī),為后期吐蕃盛世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根本保障,同時,積極開展對外交往,汲取先進經濟文化給養(yǎng),促進了吐蕃經濟、文化的高
7、度發(fā)展。唐貞觀年間,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聯姻,這使吐蕃與中原王朝的經濟文化交流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一個高峰。文成公主入藏所經之路后來形成了一條從長安到拉薩并逐漸延伸至西亞和南亞的“絲綢麝香”通道,中原地區(qū)的瓷器、茶葉、絲綢等商品也是經過此路而傳入吐蕃,青藏高原的優(yōu)良馬匹、牦牛、沙金、鹿茸、皮毛以及藏藥材等也逐漸在內地傳播,促進了相互間的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
7世紀末到8世紀中葉,吐蕃持續(xù)對外擴張,奴隸制經濟發(fā)展進入鼎盛時期。該時
8、期是吐蕃奴隸制社會的鞏固和發(fā)展時期,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撐著吐蕃疆域的擴張,不斷的擴張又保證了源源不斷的奴隸供給。另外,佛教興盛,寺廟經濟的形成是該時期社會經濟的一大特點。同時,吐蕃與周邊中西亞及歐洲等地積極開展經濟往來,促進了貿易的發(fā)展,汲取了先進的文化。
8世紀中葉之后,吐蕃社會內部矛盾日益尖銳,由極盛開始轉向衰落。為了鞏固王室,贊普熱巴巾(赤祖德贊)時期與唐會盟,史稱“長慶會盟”。會盟取得了唐蕃之間的友好交往和互市經濟的
9、新發(fā)展。8世紀后期,吐蕃向唐朝學習,開始在部分地方施行“均田制”,讓部分平民擁有屬于自己的一部分土地。吐蕃社會開始出現封建制經濟萌芽。
9世紀中葉,奴隸屬民大起義,王室爭權斗爭激烈,吐蕃王朝中在風雨飄搖中走向崩潰。衛(wèi)藏等地形成了互不統(tǒng)屬的多個地方割據勢力,奴隸制經濟逐步瓦解,部分幸存的奴隸主貴族又與各地方宗族勢力及寺院各教派勢力相互勾結,發(fā)展為割據一方的新興封建領主。一部分屬民和奴隸取得了小塊土地和牲畜,發(fā)展為個體農牧民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