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肝素前體多糖是脊椎動物在催化合成肝素的過程中產生的前體物質,該物質經過一系列的硫酸化及異構化修飾后即可合成肝素。本研究以E.Coli K5發(fā)酵液為原料,對肝素前體多糖的提取除雜、分離純化、檢測以及結構鑒定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如下:
1.采用有機溶劑沉淀的方法,經過提取得到的肝素前體多糖粗品為淡黃色粉末物質,其糖醛酸含量為23.9%;對提取的粗多糖進行了除雜工藝研究,優(yōu)化了雙氧水氧化法脫色和Sevage法除蛋白的工藝條件。經綜合
2、考慮雙氧水氧化法脫色的最佳條件為:雙氧水濃度為1.5%,溫度為25℃,時間為3h,多糖的脫色率為67.35%;Sevage法除蛋白的最佳工藝條件為氯仿:正丁醇(V/V)為4∶1,樣品:試劑(W/W)為1∶1,萃取時間10min,萃取次數為3次,在此條件下多糖的除蛋白率為76.59%。
2.研究了乙醇沉淀法對多糖純化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當heparosan多糖濃度為14%(W/V)、Nacl濃度為3%(W/V)、乙醇濃度為70
3、%(V/V),重復沉淀4次時,純化物中的葡萄糖醛酸含量可達44.52%(W/W),多糖的得率為43.50%(W/W)。
3.研究了殼聚糖沉淀法對多糖純化效果的影響。當殼聚糖用量為4.0mg時,得到沉淀的多糖回收率為94%(W/W)。沉淀繼續(xù)純化得到多糖純品,其糖醛酸含量為45.69%,得率為40.36%。
4.研究了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離子交換法對多糖純化效果的影響。經過該法純化的多糖其糖
4、醛酸含量為49.35%,得率為38.52%。
5.對多糖的糖醛酸含量、純度、分子量和理化性質進行了檢測和鑒定。硫酸-咔唑法測糖醛酸含量的最優(yōu)條件是:水解溫度為25℃、硼砂-硫酸用量為4mL、水解時間為20min、咔唑-乙醇用量為0.15mL、顯色時間為10min。通過重現性實驗、穩(wěn)定性實驗以及回收率實驗證明了這一方法的可靠和準確。采用高壓凝膠滲透色譜法(HPGPC)對多糖的純度和分子量進行了鑒定,結果表明離子交換法得到的多糖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EcN肝素前體多糖的合成調控研究.pdf
- 雙孢菇多糖提取和分離純化的研究.pdf
- 桑葉多糖的分離純化及其組成研究.pdf
- 菜籽多糖的分離、純化及特性研究.pdf
- 海帶多糖的分離純化及活性研究.pdf
- 人參多糖的分離、純化及結構研究.pdf
- 桑黃菌絲體多糖的分離、純化及結構初探.pdf
- 黃芪多糖的提取及分離純化的研究.pdf
- 竹屑多糖的提取分離純化研究.pdf
- 蕎麥蜂花粉多糖的分離純化研究.pdf
- 紅花多糖的分離、純化與化學結構研究.pdf
- 白術活性多糖的分離純化及組成研究.pdf
- 桑黃菌絲體多糖的分離純化、活性研究和結構分析.pdf
- 桔梗多糖的提取、分離純化和結構研究.pdf
- 蕨菜多糖的提取、分離純化及結構研究.pdf
- 膜分離提取純化中藥多糖的工藝研究.pdf
- 川芎多糖分離純化工藝研究.pdf
- 菊花多糖提取分離及初步純化研究.pdf
- 堿提猴頭發(fā)酵菌絲體多糖的分離純化及結構研究.pdf
- 桑黃菌絲體多糖的分離純化、結構鑒定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