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檢驗樂復能是否具有種間交叉生物活性;測定樂復能在VSV感染的小鼠成纖維細胞系L929中的抗病毒活性;探討其進一步進行臨床前的人類疾病小鼠模型研究的可行性。
方法:培養(yǎng)小鼠成纖維細胞系L929,將其制備成細胞懸液,接種于96孔板中置溫箱中過夜培養(yǎng)。以不同的濃度起始,連續(xù)對倍稀釋樂復能和重組小鼠干擾素α1(MuIFN-α1),并依次加入96孔板的培養(yǎng)細胞中,設置正常細胞對照孔,繼續(xù)培養(yǎng)24小時。棄培養(yǎng)液后,在樂復能組、MuI
2、FN-α1組添加含有VSV病毒的完全培養(yǎng)基(MOI:0.1),并設置正常細胞對照組和病毒對照組,連續(xù)培養(yǎng)36小時。吸出細胞培養(yǎng)液,0.85% NaCl漂洗后拍干,添加細胞染色液室溫下染色2小時。自來水漂凈染色液,室溫下完全干燥后,每孔加入2-甲氧基乙醇(2-methoxyethanol),靜置45分鐘脫色,酶標儀檢測各細胞孔的吸光值。實驗重復三次,結果取平均值,并計算保護率。以藥物濃度的對數(shù)值為橫軸,保護率為縱軸分別繪制樂復能和MuIF
3、N-α1在L929-VSV系統(tǒng)中的回歸分析圖,并通過線性回歸方法計算兩種藥物的50%最大效應濃度(EC50)。
結果:①樂復能組和MuIFN-α1組細胞的OD550值均明顯升高。計算兩組藥物對小鼠L929細胞的保護率,均隨著藥物濃度的增高而增大,兩者呈正相關(樂復能:r=0.972,p<0.001; MuIFN-α1:r=0.950,p<0.001)。通過藥物濃度和細胞保護率相關曲線發(fā)現(xiàn),相同濃度下,MuIFN-α1在小鼠L9
4、29細胞中的對細胞的保護率較樂復能高,即抗病毒活性更明顯。②通過線性回歸的方法計算出樂復能和MuIFN-α1的EC50值分別為:170.752pg和38.810pg。由此推算樂復能在L929-VSV系統(tǒng)中抗病毒活性為6.32×106IU/mg。證實樂復能在VSV病毒感染的小鼠L929細胞中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提示其具有較強的種間交叉作用。
結論:①樂復能和MuIFN-α1均對感染VSV病毒的小鼠L929細胞具有保護作用,且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寡聚羥基脂肪酸酯對小鼠成纖維細胞L929活性的影響.pdf
- 高壓輸電線電磁輻射對小鼠成纖維L929細胞增殖活性的影響.pdf
- 磁性附著體引起小鼠成纖維細胞L929死亡模式的研究.pdf
- 硫酸銦對L929細胞毒性機制的研究.pdf
- 知母中的抗病毒生物活性成分研究.pdf
- 沙眼衣原體感染誘生活性氧對L929細胞壞死的影響.pdf
- 抗病毒活性物質的純化分離及抗病毒譜的初步探討.pdf
- 小鼠Tim-2基因在L929細胞表達后促進鐵蛋白的內(nèi)吞.pdf
- 植物A活性成分抗病毒作用研究.pdf
- 核桃青皮中次生物質抗病毒活性研究.pdf
- 黃藥子總皂甙的提取以及對L929細胞遷移的影響.pdf
- 藥用大黃抗病毒活性成分的研究.pdf
- 不同齒科合金通過線粒體途徑誘導L929細胞凋亡的觀察.pdf
- 繁縷抗病毒活性蛋白的初步研究.pdf
- 寡聚中長鏈羥基脂肪酸酯對小鼠成纖維細胞L929增殖影響的研究.pdf
- 磁性附著體中鐵素體不銹鋼引起小鼠成纖維細胞L929凋亡的研究.pdf
- 昆蟲抗病毒活性物質的誘導及其鑒定.pdf
- 抗病毒滴丸的研制.pdf
- 抗病毒藥新
- 小干擾RNA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小鼠中的抗病毒作用.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