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jīng)肽P物質(zhì)影響瘢痕中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的實驗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scar,HS)不僅在形體上損害患者的功能和外貌,而且增生性瘢痕一般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有的早期瘢痕瘙癢更是讓病人難以忍受,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會交往,對病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傷害。目前,對增生性瘢痕瘙癢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相關研究甚少。主要是沒有可靠的動物模型和用于人體的簡便、敏感、可重現(xiàn)的客觀測癢方法。組胺(histamine)是公認的皮膚致癢介質(zhì)[1],神經(jīng)肽P物質(zhì)(substanc

2、eP,SP)也是現(xiàn)在研究的熱點之一,它是一種致炎性神經(jīng)肽,由感受傷害的C類神經(jīng)纖維轉運到外周,使肥大細胞(mastcell,MC)脫顆粒釋放組胺引起皮膚瘙癢[2,3]。為了深入了解組胺與神經(jīng)肽P物質(zhì)在瘢痕瘙癢發(fā)生中所起的作用,初步探討瘢痕瘙癢發(fā)生的機制,為臨床治療提供新的思路,我們設計并開展了本研究。實驗分六部分:首先對增生性瘢痕、非增生性瘢痕(non-hypertrophicscar,NHS)和皮膚中組胺與神經(jīng)肽P物質(zhì)進行定量、半定量

3、分析;接著在電鏡下觀察肥大細胞的超微結構在上述三種組織中的區(qū)別;然后將組織中的肥大細胞分離、培養(yǎng)并鑒定;觀察神經(jīng)肽P物質(zhì)對分離的肥大胞釋放組胺的影響及G蛋白(Gprotein)mRNA在肥大細胞的表達,以探討它與瘢痕瘙癢是否有關。 第1章.人瘢痕和正常皮膚局部組織中組胺含量的測定 目的:比較HS、NHS和皮膚局部組織中組胺含量的差別,推測組胺在人HS瘙癢發(fā)生中的意義。 方法:去除所取標本的皮下組織,取等質(zhì)量的全層

4、組織,用高氯酸制成勻漿,用熒光分光光度計測定組胺含量。 結果:HS組織中組胺的含量明顯高于NHS和正常皮膚[(236.32±26.79),(170.12±20.53),(162.31±18.97)ng/g,P<0.01],但在NHS和正常皮膚中卻無明顯差異(P>0.05)。 結論:增生性瘢痕局部組織中組胺含量的升高可能與瘙癢有關。 第2章.P物質(zhì)在人瘢痕和皮膚局部組織中的表達 目的:比較HS、NHS和皮膚

5、局部組織中SP表達的差別,推測SP在人瘢痕瘙癢發(fā)生中的意義。 方法: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結合圖像數(shù)據(jù)分析SP的表達。 結果:瘢痕組織全層可見SP的表達,皮膚中SP則主要表達在真皮層和表皮基底層。HS中SP的表達(18.36±3.28PU)明顯強于NHS(13.12±1.22PU)和皮膚(12.75±2.01PU)(P<0.01),但在NHS和皮膚中卻無明顯差異(P>0.05)。另外,HS組織中分布在表皮基底層、小血管內(nèi)膜的

6、SP,其密度也明顯高于正常皮膚,并可見致密的膠原結締組織間有SP神經(jīng)纖維。 結論:增生性瘢痕局部組織中SP含量的升高可能與瘙癢有關。 第3章.人瘢痕和皮膚中肥大細胞超微結構的觀察 目的:觀察HS、NHS和皮膚局部組織中MC超微結構特點及其功能狀態(tài),推測MC在人HS瘙癢發(fā)生中的意義。 方法:用透射觀察電鏡MC的超微結構。 結果:皮膚中MC散布于真皮淺層,瘢痕組織中MC主要分布在瘢痕淺層血管周圍及成纖

7、維細胞臨近處。皮膚和NHS中MC結構類似,主要呈非活化狀態(tài);HS中MC數(shù)量多、體積大,多數(shù)呈活化脫顆粒狀態(tài),并含較多的幼稚MC。 結論:增生性瘢痕局部組織中大量呈活化脫顆粒狀態(tài)和幼稚MC是瘙癢產(chǎn)生的基礎。 第4章.人瘢痕和皮膚中肥大細胞的分離和鑒定 目的:分離并鑒定人瘢痕和皮膚組織中MC,為下一步實驗奠定基礎。方法:用Ⅰ型膠原酶和透明質(zhì)酸酶消化分離MC;甲苯胺藍染色和番紅復染,鑒定并計數(shù)MC。 結果:MC

8、體積大、核呈藍色,胞漿內(nèi)含紫紅色分泌顆粒。HS中MC占有核細胞的百分比(8.6±1.9)明顯高于NHS(6.1±1.5)和皮膚(5.3±1.2)(P<0.01),但皮膚組與NHS組之間的差異不明顯(P>0.05)。培養(yǎng)12h后,大部分懸浮細胞為MC。 結論:用Ⅰ型膠原酶和透明質(zhì)酸酶可以成功分離皮膚及瘢痕組織中的MC。 第5章.P物質(zhì)對瘢痕和皮膚中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的影響 目的:探討SP與HS瘙癢發(fā)生的關系及可能的機

9、制。 方法:用熒光分光光度法檢測SP對分離的MC組胺釋放率的影響,觀察時間及劑量-效應關系。 結果:HS中MC的組胺釋放率隨SP刺激時間的延長和濃度的增加而遞增,與NHS組及皮膚組差異有顯著性(P<0.01)。 結論:SP明顯提高HS中MC釋放組胺的水平而產(chǎn)生癢覺,這可能是增生性瘢痕瘙癢發(fā)生的機制之一。 第6章.G蛋白對瘢痕和皮膚中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的介導 作用及P物質(zhì)對G蛋白α亞基mRNA表達的影

10、響 目的:探討G蛋白在HS瘙癢發(fā)生中可能的作用及SP的作用機制。 方法:將細胞分為對照組、SP刺激組、NEM預處理+SP刺激組,用熒光分光光度法檢測組胺釋放率并用RT-PCR法半定量測定MCs內(nèi)G蛋白α亞基mRNA的表達量。 結果:用G蛋白失活劑NEM預處理細胞后,削弱了SP增強MCs分泌組胺的效應。HS中GiαmRNA的表達明顯弱于NHS和皮膚(P<0.01),GsαmRNA在上述三種組織中的表達差異無顯著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