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半夏(Pinelliaternata)屬于天南星科(Araceae)植物,是重要的傳統中藥。近年來本實驗室從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蠶桑研究所的半夏病葉中分離出與大豆花葉病毒相關的半夏病毒(SMV-P),這是SMV侵染天南星科植物的首次報道。SMV-P的P1基因與大豆花葉病毒的同源性很小,而與芋花葉病毒(DsMV)的相似性卻達到60%左右。我們采集了14個地區(qū)的半夏,發(fā)現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蠶桑所、上海植物園、湖北省武漢植物園、湖北省武漢市華中農業(yè)
2、大學、河南省禹州市和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6個地區(qū)的半夏有SMV-P的侵染。通過測定這些分離物的P1基因序列發(fā)現各種半夏中的SMV-PP1基因序列并沒有十分明顯的地區(qū)差異,并且上述6個地區(qū)的SMV-P分離物的P1基因序列均與DsMV有較大的同源性(約為60%),而與SMV的各種大豆分離物的同源性均很小(核苷酸38.3%-45.2%,氨基酸23.7%-31.9%)。這說明這種現象普遍存在于大豆花葉病毒半夏株系的病毒基因組中,暗示SMV-P可能
3、是SMV與DsMV的P1基因重組的產物。 本研究以pGEX-3X為表達載體,構建了SMV-PP1基因及6K1基因的原核表達載體,在大腸桿菌表達菌株BL21(DE3)pLysE中大量表達,并免疫小鼠制備特異性抗血清。制備的SMV-PP1蛋白抗血清用于后續(xù)實驗的SMV-PP1蛋白的檢測,而6K1蛋白抗血清用于半夏病葉中的6K1蛋白的免疫膠體金標記。 構建了酵母雙雜交載體pGBKT7-(SMV-P)P1,并成功轉入酵母菌AH1
4、09。Westernblot分析表明SMV-P的P1蛋白在酵母體內與BD蛋白融合表達,并排除對宿主細胞的毒害和自激活作用,可用于酵母雙雜交文庫的篩選。 用Trizol提取半夏總RNA,應用SMART技術合成第一鏈cDNA,然后用5’和3’PCR引物進行LD-PCR擴增雙鏈cDNA,并與pGADT7-Rec共轉化酵母菌Y187,構建半夏的酵母雙雜交cDNA文庫。經檢測,所構文庫的獨立克隆數為2.1×106,文庫滴度為3.1×108
5、,可作為文庫用于篩選。 將文庫菌Y187與AH109/pGBKT7-(SMV-P)P1接合后根據對3個報告基因ADE2、HIS3、MEL1的檢測篩選了4個陽性候選克隆。抽提陽性候選克隆的質粒,PCR檢測文庫質粒,結果4個陽性候選克隆的插入片段大小約為600bp左右,通過回轉實驗進一步排除假陽性。最后對4個陽性克隆的文庫質粒進行測序,序列提交GeneBank分析后發(fā)現4個候選克隆的核苷酸序列相同,為光合作用電子傳遞鏈細胞色素b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黃瓜綠斑駁花葉病毒外殼蛋白與寄主煙草蛋白間的互作.pdf
- 苧麻花葉病毒編碼NSP與寄主RBCS1的互作研究.pdf
- 大豆花葉病毒外殼蛋白基因擴增及病害調查.pdf
- 60376.大豆花葉病毒p,1基因分子變異的初步研究及豌豆種傳花葉病毒在我國豌豆品系中的鑒定
- 侵染半夏的病毒檢測與大豆花葉病毒的分子系統學研究.pdf
- 番茄花葉病毒外殼蛋白與煙草IP-L蛋白的互作分析.pdf
- 白菜與蕪菁花葉病毒的互作機理.pdf
- 中國南方大豆花葉病毒株系的鑒定、抗性遺傳和抗性基因的定位.pdf
- 大豆過表達鉬輔因子生物合成蛋白GmCnx1增強大豆花葉病毒抗性研究.pdf
- 大豆花葉病毒杭州分離物的分子特性研究.pdf
- 黃瓜花葉病毒外殼蛋白與番茄光合作用相關蛋白的互作研究.pdf
- 大豆對大豆花葉病毒的抗性遺傳與SSR標記定位研究.pdf
- 干種子中大豆花葉病毒(SMV)和菜豆普通花葉病毒(BCMV)的分子檢測技術研究.pdf
- 黃瓜花葉病毒2b蛋白與擬南芥核輸入蛋白alpha的互作研究.pdf
- NO在大豆與大豆花葉病毒互作過程中的變化特征及其功能初探.pdf
- 番茄花葉病毒外殼蛋白與煙草鐵氧還蛋白Ⅰ及IP-L蛋白的互作分析.pdf
- 我國大豆花葉病毒的株系分化、P3基因序列特征以及大豆對強毒株系抗病基因的標記定位.pdf
- 蕪菁花葉病毒CDN1株系植物表達載體構建和蕪菁花葉病毒CHN5株系cDNA克隆.pdf
- 大豆花葉病毒保存方法及安徽省大豆主產區(qū)SMV株系動態(tài)變化的研究.pdf
- 大豆對大豆花葉病毒(SMV)的數量抗性研究及QTL定位.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