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是布尼亞病毒科(Bunyaviridae)番茄斑萎病毒屬(Tospovirus)的代表種,其基因組包括三條單鏈RNA(L、M和S):RNA L(約8.9kb)為負義RNA,其互補鏈編碼RNA依賴的RNA聚合酶(RdRp),RNA M和RNA S均為雙義RNA,其中M編碼非結構蛋白NSm以及糖蛋白Gn-Gc,S編碼非結構蛋白NSs以及核衣殼蛋白N。由RNA M和S
2、編碼的4個蛋白(NSm、Gn-Gc、NSs和N)分別從4個亞基因組上表達,但關于其精確的3’末端定位未見報道。
本文首先通過RT-PCR克隆得到來自中國云南省不同發(fā)病寄主(煙草,辣椒,甜椒)上的TSWV全基因組序列。通過對Genbank數據庫中所有的29個L,62個M和66個S基因組序列統(tǒng)計發(fā)現:
1.M和S基因組的長度變化較L更為明顯;
2.有蛋白編碼區(qū)的長度幾乎沒有變化;
3.M和S基因組的長
3、度變化與各自的基因組間隔區(qū)(IGR)的長度變化密切相關。
然后,通過DNAMAN軟件分析5個中國分離物間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分子變異,同時利用MEGA5.0軟件對世界范圍內的TSWV分離物進行系統(tǒng)進化樹分析。
結果顯示:
1.本文克隆的三個TSWV中國分離物與TSWV中國番茄分離物的親緣關系較近;而與TSWV中國萵苣分離物的遺傳距離很遠;
2.TSWV的不同分離物間存在明顯的RNA重排現象。利用RD
4、P4軟件對世界范圍內的TSWV分離物的重組分析發(fā)現了高頻率的重組事件,而發(fā)生在負鏈RNA病毒間的RNA重組之前只有少數報道,且均為低頻率重組;并且在TSWV中發(fā)生的重組存在明顯的區(qū)域選擇性;重組大多發(fā)生在RNA的5’部分,其中在RNA M和S中尤為顯著。
為精細研究TSWV亞基因組的翻譯調控,通過3’-RACE對TSWV中國煙草分離物RNA M(KM657118)和RNA S(KM657115)產生的亞基因組(sgRNA)進行
5、3’末端定位,測序結果亞基因組sgRNA-NSm的3’末端對應于RNA M的A1080,長度為1080 nt;亞基因組sgRNA-(Gn-Gc)的3’末端互補于RNA M的U1200,長度為3573nt;亞基因組sgRNA-NSs的3’末端對應于RNA S的C1702,長度為1702nt;亞基因組sgRNA-N的3’末端互補于RNA S的A1865,長度為1106nt。利用DNAMAN的序列比對發(fā)現,雖然不同TSWV的RNA M和S的I
6、GR區(qū)的長度與核苷酸序列存在較大差異,但亞基因組的3’末端堿基及其鄰近序列則非常保守。所有來自RNA M和S的亞基因組的3’UTR只包括各自IGR的一部分,并且利用Mfold的RNA二級結構預測表明,亞基因組的3’末端堿基均位于基因間隔區(qū)(IGR)的莖環(huán)結構的莖部,且與其亞基因組編碼蛋白同側。
利用螢火蟲熒光素酶(Fluc)的報告基因載體研究TSWV RNAS的亞基因組翻譯調控,將相應亞基因組的5’UTR和3’UTR分別插入到
7、Fluc的上下游,根據研究結果進行后續(xù)的突變分析。主要結果如下:
1.亞基因組(sgRNA-NSs、sgRNA-N)5’UTR對于Fluc翻譯有正調控作用;在5’UTR存在的前提下,亞基因組3’UTR則會進一步增強翻譯,即亞基因組5’UTR和3’UTR協(xié)同調控翻譯;
2.缺失突變分析發(fā)現,5’UTR的1-15nt核苷酸對增強翻譯至關重要;并且反式競爭實驗表明,亞基因組5’UTR對翻譯的增強作用可能通過結合核糖體或翻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番茄斑萎病毒(TSWV)dsRNA介導的分子免疫調控作用研究.pdf
- 番茄斑萎病毒和番茄環(huán)紋斑點病毒細胞病理學及其運動蛋白的研究.pdf
- SARS冠狀病毒的基因組變異與進化研究.pdf
- 草莓病毒分子檢測及其部分基因組序列分析.pdf
- 1781.小麥族含st基因組物種的分子系統(tǒng)及st基因組的分子進化研究
- 番茄斑萎病毒和水稻黑條矮縮病毒CP和RdRp的轉基因煙草構建.pdf
- 蟲媒登革病毒(Mosquito-borne dengue viruses)基因組進化與分子診斷的研究.pdf
- 內質網在番茄斑萎病毒移動中的作用機制研究.pdf
- 番茄斑萎病毒實時熒光定量PCR快速檢測方法的建立.pdf
- 番茄褪綠病毒的分子鑒定、全基因組序列分析及檢測技術的建立.pdf
- 水稻條紋病毒的基因組結構及其分子群體遺傳.pdf
- 黃瓜花葉病毒屬病毒復制酶組分的異源組合對病毒基因組和亞基因組產生的影響.pdf
- 水稻基因組的進化選擇模式研究.pdf
- CCDD基因組野生稻淀粉合成途徑關鍵編碼基因的分子進化.pdf
- 海南省HCV分子分型、分子進化及黎族HCV基因型6特殊病毒株的全基因組研究.pdf
- 長江江豚線粒體基因組的適應進化研究.pdf
- 玉米全基因組ARF基因的分析及進化研究.pdf
- 玉米全基因組IQD基因的分析及進化研究.pdf
- 玉米全基因組中FKBP基因進化及其表達分析.pdf
- 棕櫚薊馬對番茄斑萎病毒的傳毒特征及其在日光溫室的發(fā)生關系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