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狀病毒性胃腸炎合并驚厥與單純輪狀病毒性胃腸炎患兒臨床特點的比較.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目的:
  比較兒童輪狀病毒性胃腸炎合并驚厥與輪狀病毒性胃腸炎(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RVGE)臨床特點和預后的差別。
  實驗方法:
  1、收集2010年01月至2013年12月在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符合入選標準的住院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分兩組,驚厥組,用S(seizures)表示;無驚厥組,用NS(no seizures)表示。2、比較兩組之間的人口統(tǒng)計、臨床特點、實驗室檢查

2、、腦電圖、頭顱影像學、治療情況,隨訪兩組預后情況。
  實驗結果:
  315例輪狀病毒性胃腸炎(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RVGE)患兒中,103例(32.7%)無驚厥發(fā)作,212例(67.3%)存在驚厥發(fā)作。S組驚厥發(fā)作前胃腸道癥狀持續(xù)時間平均時間為2.45天;驚厥發(fā)作形式209例(98.59%)全身發(fā)作,3例(1.41%)局灶性發(fā)作;驚厥發(fā)作的頻率1次到10次不等,51例(24.06%)驚厥次

3、數(shù)大于2次,平均1.96次;驚厥發(fā)作持續(xù)時間5s到30min不等,11例(5.19%)大于15min,平均4.10min。S組和NS組驚厥家族史(10.38% vs1.08%,P=0.003)、既往驚厥史(13.21%vs1.08%,P=0.000)均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S組和NS組白細胞計數(shù)(7685±2848 vs8841±3338個/mm3,P=0.002)、血清鈉離子濃度(135.22±3.74 vs137.01±2.55mmol/

4、L,P=0.000)、鈣離子濃度(1.24±0.07 vs1.29±0.10mmol/L,P=0.000)、血清乳酸濃度(2.04±1.09 vs2.30±0.88mmol/L,P=0.037)、SB(標準碳酸氫鹽)濃度(19.84±2.11 vs17.85±1.96mmol/L,P=0.000)、AB(實際碳酸氫鹽)濃度(16.96±2.50 vs14.90±2.36mmol/L,P=0.000)、TCO2(血漿二氧化碳)含量(17.

5、79±2.66 vs15.77±2.31mmol/L,P=0.000)及血清PH值(7.41±0.05 vs7.37±0.05/L,P=0.000)均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S組103例(48.58%)行發(fā)作間期腦電圖檢查,其中9例(8.74%)結果提示非特異性異常,其隨訪腦電圖結果均正常。兩組住院期間死亡率均為零。1年至4年的電話、門診隨訪,MS組患者出院后13例(7.07%)有熱性驚厥發(fā)作,4例(2.17%)有無熱驚厥發(fā)作,1例(0.54%

6、)出院半年后再發(fā)抽搐,診斷癲癇,托吡酯治療中。NS組患者有2例(2.15%)熱性驚厥發(fā)作各1次。兩組患者出院后驚厥發(fā)作(9.24% vs2.22%,P=0.028),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兩組進展為癲癇概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兩組患者運動、認知和智力發(fā)育與正常同齡兒無異,組間無差異。
  結論:
  1、相對于單純輪狀病毒性胃腸炎患兒,輪狀病毒性胃腸炎合并驚厥患兒的平均住院日,神經系統(tǒng)后遺癥以及遠期預后無顯著差異。
  2、是否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