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核開關(Riboswitch)是一段具有調控功能的RNA序列;它通常位于mRNA分子的5'非翻譯區(qū)(5' untranslated regions,5' UTR),可以不依賴任何蛋白的參與,通過與小分子物質的直接結合來調控該mRNA的轉錄或/和翻譯。核開關是近10年才發(fā)現(xiàn)的一種全新的基因表達調控機制。盡管在植物、真菌和古細菌中也存在核開關,但目前已鑒定的大多數(shù)核開關都存在于細菌中。迄今為止,人們已經(jīng)在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
2、oli)、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等生物中鑒定了硫胺素焦磷酸核開關(Thiamine pyrophosphate Riboswitch,TPP Riboswitch)、黃素單核苷酸核開關(Flavin mononucleotide Riboswitch,F(xiàn)MN Riboswitch)、S-腺苷甲硫氨酸核開關(S-adenosyl methionine Riboswitch,SAM Riboswitch)等19種
3、核開關;它們在調控維生素、氨基酸、核苷酸和輔酶合成等基礎代謝過程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盡管目前核開關存在的廣泛性和功能的重要性已經(jīng)逐步得到確認,但是,在包括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簡稱Xcc)在內(nèi)的植物病原細菌中,有功能的核開關尚未見報道。
S-腺苷甲硫氨酸核開關(以下簡稱SAM核開關)通常位于細菌編碼甲硫氨酸(Methionine)或半胱氨酸(Cyst
4、eine)生物合成途徑的關鍵酶的mRNA的5'非翻譯區(qū),它通過與細胞中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 methionine,SAM)的結合來調控這些酶的表達。目前已經(jīng)在枯草芽孢桿菌、遍在遠洋桿菌(Candidatus Pelagibacter ubique)、放線菌(Actinomycetes)等細菌中鑒定了5種類型SAM核開關(SAM-I至SAM-V核開關);它們在調控細胞的甲硫氨酸生物合成中起關鍵作用。之前,本實驗室通過RN
5、A測序發(fā)現(xiàn),十字花科黑腐病菌8004菌株(Xcc8004)XC1251基因的起始密碼子前(72bp至192 bp)存在一段與SAM-I核開關序列同源的序列(命名為SAM-IXcc)。本研究對SAM-IXcc是否是一個真正具有調控功能的核開關進行了鑒定。
根據(jù)Xcc8004基因組測序及基因注釋結果,SAM-IXcc下游是三個緊密相鄰且轉錄方向相同的編碼細菌中甲硫氨酸合成途徑關鍵酶的基因:XC1251編碼高絲氨酸O-乙酰轉移酶
6、(Homoserine O-acetyltransferase),XC1252編碼合胱硫醚-γ-合酶(Cystathionine gamma-synthase),XC1253編碼高絲氨酸脫氫酶(Homoserine dehydrogenase)。RT-PCR結果證明,XC1251、XC1252、XC1253共轉錄,因此XC1251-XC1252-XC1253是一個轉錄單位。5'-RACE結果顯示,XC1251-XC1252-XC1253
7、的轉錄起始位點位于XC1251基因的起始密碼子ATG前190 bp處,證明SAM-IXcc位于XC1251-XC1252-XC1253轉錄子的5' UTR內(nèi),符合作為核開關的基本條件。對XC1251、XC1252和XC1253的突變體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中的生長檢測結果顯示,這三個基因的突變體均為甲硫氨酸營養(yǎng)缺陷型,證明它們的編碼產(chǎn)物確實在Xcc甲硫氨酸生物合成途徑中起關鍵作用。這一結果預示,和其他SAM-I核開關一樣,SAM-IXcc在調控X
8、cc甲硫氨酸生物合成中發(fā)揮作用。對XC1251-XC1252-XC1253轉錄單位的gusA轉錄融合報告菌株003H02的GUS活性檢測結果顯示,XC1251-XC1252-XC1253的轉錄受甲硫氨酸或S-腺苷甲硫氨酸的特異性抑制。為了證明XC1251-XC1252-XC1253的轉錄受甲硫氨酸或S-腺苷甲硫氨酸的抑制不是通過XC1251-XC1252-XC1253啟動子的作用,本研究將XC1251-XC1252-XC1253的5'
9、UTR區(qū)連接在帶有SD序列的gusA基因的編碼序列前面,然后再連接到表達載體pLARF3的Lac啟動子后面,獲得gusA翻譯融合報告質粒,將其導入Xcc8004后獲得gus報告菌株。GUS活性檢測結果顯示,報告菌株的GUS活性受甲硫氨酸和S-腺苷甲硫氨酸的強烈抑制。由于Lac啟動子在Xcc中是組成型啟動子,因此,感受甲硫氨酸或S-腺苷甲硫氨酸并抑制gusA表達的順式作用元件必定存在于XC1251-XC1252-XC1253的5' UTR
10、序列中。由于在構建的gusA翻譯融合報告質粒中,連接在gusA基因前面的序列除了SAM-IXcc核開關外,還有其他序列,為了證明感受甲硫氨酸或S-腺苷甲硫氨酸并抑制gusA表達的順式作用元件是SAM-IXcc,本研究將報告質粒中SAM-IXcc核開關可能的感受(結合)S-腺苷甲硫氨酸的核苷酸進行了定點突變。GUS活性檢測結果顯示,攜帶SAM-IXcc核開關點突變報告質粒的Xcc8004菌株在添加甲硫氨酸的基本培養(yǎng)基中檢測到的GUS活性比
11、攜帶野生型SAM-IXcc核開關報告質粒的菌株的GUS活性顯著增強。說明SAM-IXcc突變導致其對甲硫氨酸和S-腺苷甲硫氨酸的響應遲鈍,證明報告質粒中感受甲硫氨酸或S-腺苷甲硫氨酸并抑制gusA表達的順式作用元件就是SAM-IXcc核開關。
總之,以上結果證明:存在于Xcc8004基因組XC1251基因的起始密碼子前72 bp至192 bp處的一段與SAM-I核開關同源的序列,SAM-IXcc,是一個具有調控功能的(Ⅰ)
12、型SAM核開關。它通過感受細胞中S-腺苷甲硫氨酸濃度來調節(jié)甲硫氨酸合成途徑關鍵酶基因的表達,從而達到對細胞甲硫氨酸合成途徑的調控。據(jù)悉,這是植物病原細菌中第一個被證實的有調控功能的核開關。
此外,本研究結果還預示, SAM-Xcc核開關調控XC1251-XC1252-XC1253轉錄的機制與目前已知的SAM-I核開關的調控機制有所不同。但是,SAM-IXcc核開關調控XC1251-XC1252-XC1253轉錄的確切機制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一個假定蛋白基因功能的鑒定.pdf
-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小RNA直接靶標鑒定.pdf
-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中十個小RNA的功能鑒定.pdf
-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中hfqXcc基因的功能鑒定.pdf
-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六個小RNA的功能鑒定.pdf
-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一個運動相關新基因的鑒定及功能研究.pdf
-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小RNA鑒定及表達分析.pdf
- 擬南芥受十字花科黑腐病菌誘導的microRNA的鑒定.pdf
-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C1038基因的功能鑒定.pdf
-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一個雙組份調控系統(tǒng)基因的研究.pdf
-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C3605基因功能鑒定.pdf
-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中一個cdf型co39;2ni39;2排放泵的鑒定
- 一個用于鑒定十字花科黑腐病菌Ⅲ型效應物轉運與分泌的報告質粒的構建.pdf
- 26014.十字花科黑腐病菌小rna鑒定及功能研究
- 正向控制十字花科黑腐病菌hrpG、hrpX表達基因的鑒定.pdf
-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colR基因調控機理研究.pdf
-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十四個小RNA的功能鑒定.pdf
-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十二個小RNA的功能鑒定.pdf
- 擬南芥受十字花科黑腐病菌誘導或抑制的miRNA的鑒定.pdf
-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avrXccE1的寄主靶標基因的鑒定.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