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媒介崇拜成因分析及對策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媒介崇拜成因分析及對策</p><p>  【摘 要】伴隨著信息網絡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以及手機已經成為大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響著大學生的生活以及學習。文章對新媒體的出現(xiàn)對大學生的影響進行分析,闡述大學生產生媒介崇拜的原因,探討如何應對大學生的媒介崇拜。 </p><p>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媒介崇拜;原因;對策 </p>

2、<p>  報紙以及廣播電視通常被認為是傳統(tǒng)媒體,然而互聯(lián)網以及手機則被認為是新媒體,隨著新型媒體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對其影響已經超過了傳統(tǒng)媒體的影響。在新技術支撐體系下得新媒體,從根本上改變了信息傳播模式,新媒體以它獨特的魅力以及功能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以及進行溝通的重要媒介之一,從而改變著大學生的原有思維結構、認知模式以及交往方式等。 </p><p>  一、新媒

3、體的出現(xiàn)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 </p><p>  新媒體的出現(xiàn)對大學生的影響非常深遠,下面就從網絡以及手機給大學生帶來的積極影響以及消極影響進行分析: </p><p><b> ?。ㄒ唬┓e極影響 </b></p><p>  1. 網絡:網絡擁有大量的信息,通過網絡,大學生能夠從網絡中獲取未知信息,瀏覽各種社會信息,從而加深了對社會的認識,同

4、時,在網絡中也能夠獲得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最終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網絡具有的開放性,能夠使大學生在網絡中能夠自由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參與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在網絡中享受在現(xiàn)實中沒有的快感。最后,網絡具有虛擬性的特點,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與教師以及同學之間進行有效的交流。目前,大多學校的班級已經建立了班級QQ群,這樣以來,學生和教師就能夠在群里進行及時的交流以及溝通。 </p><p>  2. 手機:伴隨著國內手機市場

5、的快速發(fā)展,在大學里,基本每個大學生都有一部手機,已經成為學生必要的聯(lián)系溝通工具,手機的資費相對比較低,滿足了大學生的需求,提高了溝通率,使信息傳播速度比較快。同時,學生可以通過手機進行信息的查詢,比網絡更加方便以及快捷。 </p><p><b>  (二)消極影響 </b></p><p>  1. 網絡:在校大學生還沒有真正走出校門,融合到社會中,因此,對社會的

6、認識還不夠全面,加上心理機制不夠成熟,容易被網絡上的虛假信息蒙蔽雙眼,在價值觀上出現(xiàn)偏差同時,部分大學生利用網絡傳播信息快捷的特點,在網絡上處理一些事務以及和外界進行交流,久而久之,就與現(xiàn)實相脫離。同時,部分大學生更愿意在網絡世界中尋找他們所謂的理想生活,長時間沉溺于網絡,致使人格扭曲,更有甚者出現(xiàn)犯罪的行為。 </p><p>  2. 手機:由于現(xiàn)在手機已經在大學生中遭到普及,因此,很多大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

7、導致了上課不專心以及影響了課堂的質量和課堂氣氛。另一方面,大學生得心理機制不夠成熟,在消費上缺少相應的理性,容易對手機產生過分的依賴,在獲得滿足的同時也給身心帶來了影響。 </p><p>  二、大學生產生媒介崇拜的原因 </p><p>  眾所周知,新媒體的出現(xiàn)給大學生帶來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以及學習方式,但是在給學生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相應的帶來了麻煩,出現(xiàn)了一些大學生沉溺于網絡以及手

8、機,這種過度的依賴就發(fā)展成了媒介崇拜。 </p><p> ?。ㄒ唬┟浇槌绨莸亩x </p><p>  媒介崇拜就是人們在使用傳播媒介的過程中對傳播媒介表現(xiàn)的一種過分依賴、認同以及盲從的心理,在行為上講傳播媒介作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心理上講傳播媒介作為可以依靠的經驗代理,幾乎通過傳播文件來建立與外界的聯(lián)系,從而將媒介的價值觀作為自己的價值觀。當代大學生正面臨這一尷尬境地。 &

9、lt;/p><p> ?。ǘ┐髮W生產生媒介崇拜的原因 </p><p>  導致大學生對傳播媒介的崇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由于大學生的心理機制影響的,對大學生的這種心理機制可以從大學生的孤獨、好奇以及滿足心理這三方面來進行闡述。 </p><p>  1. 孤獨心理。由于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了人不能孤獨的存在,人們往往需要在群體中找到歸屬感以及認同感,對

10、自我的認知也需要在外界的互動中完成。當代的大學生對自己的認同感更為強烈,需要一個合適的平臺自由的表達自己的觀點以及意見,然而,網絡以及手機恰恰提供了這一平臺。大學生可以從網絡游戲中找到自己的滿足感以及歸屬感,他們在媒介的環(huán)境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甚至在虛擬的游戲中扮演著領袖。因此,大學生將與外界隔絕的恐懼以及孤獨轉變?yōu)閷γ浇榈囊蕾嚒?</p><p>  2. 好奇心理。大學生作為當代新思想的最先接受者,對外界的事

11、物以及未知的環(huán)境有著很大的好奇心,急切想了解外界未知的事物以及環(huán)境,對未知的信息有著很大的敏感性,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這時網絡以及手機提供了這一平臺,他們面對這一新媒體的出現(xiàn),變現(xiàn)出很大的好奇心,因此,他們通過媒介了解到整個世界的信息,從而滿足自己的好奇。 </p><p>  3. 滿足心理。在新媒體出現(xiàn)的初期,大學生主要是通過網絡作為消遣時間,進行人際之間的交流,以及個人認同等,他們通過網絡來滿足自身所需要

12、的目的,然而他們在接觸到特定的信息后,不愿意迅速的將電腦以及手機關閉,繼續(xù)搜索著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以及信息,希望通過信息來打發(fā)剩余的時間。但是通過循環(huán)往復的接觸媒介,最終陷入到逃避現(xiàn)實,沉溺網絡的怪圈中,他們的這種行為大多反應出他們內心的迷茫以及精神的空洞。 </p><p><b>  三、結語 </b></p><p>  總而言之,在新媒體時代下,要杜絕大學生出現(xiàn)

13、媒介崇拜現(xiàn)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時一時就能夠解決的了的問題,需要學校、大學生自己以及媒介從業(yè)人員三方共同努力,讓大學生能夠正確的對待媒介,而不是沉溺于媒介中。 </p><p><b>  參考文獻 </b></p><p>  [1] 龔民,凌文超.新媒體對大學生價值取向的影響以及對策[J].新聞界,2001. </p><p>  [2]

14、樊奎.媒介崇拜論-現(xiàn)代人與大眾媒介的異態(tài)關系[M].北京:中國傳媒出版社,2008. </p><p>  [3] 王玲.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教育[J].Journal of Tianjin Manager College, 2010(04):28-29. </p><p>  [4] 黃丹丹.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的道德人格塑造[D].北京郵電大學,2012. </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