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腦膜瘤詳細介紹,腦(brain),,,圖片篇,文字篇,,,顱內腦膜瘤手術策略,腦膜瘤是顱內常見腫瘤,可發(fā)生在任何含硬腦膜、蛛網(wǎng)膜成份或蛛網(wǎng)膜顆粒部位。人群發(fā)病率2/10萬(美國為1.6/10萬),顱內發(fā)病率僅次于腦膠質瘤占20%,在顱蓋以大腦凸面、矢旁、鐮旁、小腦幕、側腦室及顱底以嗅溝、鞍上、蝶骨嵴、橋角、中、后顱窩等為常見部位。,腦膜瘤手術原則1. 盡量保護腫瘤周圍腦組織及重要血管、神經(jīng);2. 先控制腫瘤血供,離斷腫瘤與腦膜粘連;
2、3. 條件許可,腫瘤全切除。,手術是腦膜瘤主要治療手段:腫瘤直徑小于3cm,距視神經(jīng)、大血管有一定距離,尤其多發(fā)較小腦膜瘤,R刀或X刀治療;無癥狀者可暫時觀察;惡性者術后放療。,大腦凸面腦膜瘤,手術入路和骨瓣設計應顧及顯露腫瘤,皮瓣血運及病人美觀等因素。翻開骨瓣時應注意治血,對被累及的硬腦膜及顱骨應予以切除,缺損骨窗硬腦膜應用自身或人工材料進行修復,凸面腦膜瘤要求達到SimpsonI級切除,甚至是0級切除,在非功能區(qū)腦
3、膜瘤多能完整切除,對在外的或嵌入功能區(qū)腦膜瘤應分塊切除,以減少腦組織損傷。在腦膜瘤中凸面腦膜瘤切除效果最好。,矢狀竇、大腦鐮旁腦膜瘤,腫瘤位于一側,手術相對比較簡單。如向對側發(fā)展,完成切除機會明顯減少。 術中切除腫瘤應注意保護腦組織,特別是中央?yún)^(qū)的腦組織,保護血管包括中央靜脈,以防止術后嚴重腦水腫,保護矢狀竇是防止破裂大出血是關鍵,腦膜瘤累及矢狀竇部分或完全閉塞,CTA、MRA可判斷矢狀竇通暢與否? 最
4、可靠的是矢狀竇直接造影,以及術中矢狀竇穿刺試驗,矢狀竇前1/3、后1/3閉塞可連腫瘤一并切除,若竇腔通暢為徹底切除腫瘤可考慮重建矢狀竇,腫瘤血供來自顳淺動脈、腦膜中動脈、大腦前動脈分支。,腦膜瘤鎖孔手術理念(1),根據(jù)每個患者的CT MRI等影像學檢查,根據(jù)病變部位,性質和局部重要結構等特點,進行個體化設計,利用立體定向技術或神經(jīng)外科導航顯微外科技術,內窺鏡技術選擇適合病變的最佳手術通道,全切除腫瘤。 免除了傳統(tǒng)手術入路中不
5、必要的無病開顱和不必要的暴露。將縮小到2~4cm。 最大限度減少常規(guī)開顱手術的創(chuàng)傷。它不是 的單純追求小切口,小 ,而是在術中通過合理的手術體位,腦脊液的 中等腦松弛技術,最大限度減少和避免 不必要的暴露和牽拉,隨著手術深度增加,手術視野也進一步擴大,能否有效切除腫瘤,減少術后反應和并發(fā)癥。,腦膜瘤鎖孔手術理念(2),,,進行鎖孔手術條件,精細的手術操作技術,顯微手術技巧,良好的顯微鏡神經(jīng)內窺鏡超聲刀等設備,不斷改進的顯微器械
6、和自動拉鉤,逐步分離切除腫瘤。,鎖孔手術或運用鎖孔理念進行手術,絕不是僅做一個形式上的小切口或骨窗,如果沒有徹底切除病灶,或造成較大損傷決不能稱之為鎖孔手術,要掌握好手術適應癥,當腦瘤血供豐富,質地堅硬,侵犯范圍較少,不宜鎖孔手術,因為畢竟手術野過于狹小,應變環(huán)境較差,容易導致手術失敗。,,腦膜瘤復發(fā)(1),腦膜瘤復發(fā)(2)影響腦膜瘤復發(fā)的主要因素:,影響因素與腫瘤復發(fā)關系,1. 腫瘤形狀 圓形<分葉狀 <
7、蘑菇狀(6.8 <36.7<75),2. 腫瘤大小 腫瘤直徑〉4厘米,3. 腫瘤部位 顱底靠近大靜脈術后復發(fā)率高,4. 瘤周水腫 腫瘤周圍水腫明顯,腫瘤與腦界面不清復發(fā)率高,5.組織學類型 良性5年9-15復發(fā),不典型38惡性78隨病理級別升高而升高,6.手術切除程度 手術切除范圍與術后復發(fā)關系密切,7.CT增強形態(tài) 呈不均勻對比增強,腦膜瘤復發(fā)(3),,1級 腫瘤
8、肉眼全切,包括腫瘤黏著硬腦膜及受侵的靜脈竇壁,術后復發(fā)率9%.,2級腫瘤全切除,腫瘤黏著的硬腦膜僅電灼未切除,術后復發(fā)率16,3級腫瘤全切除,腫瘤黏著的硬膜未切除電灼,腫瘤硬腦膜外侵犯硬腦膜竇侵犯部分未切除,術后復發(fā)率29,4級腫瘤部分切除,術后復發(fā)率39,5級開顱減壓 腫瘤活檢或未活檢,腦膜瘤復發(fā)的顯著危險因子,腦膜瘤的復發(fā)與腫瘤切除程度關系最為明顯,但全切除和(simpson 1,2級)仍可復發(fā)??赡芘c腦瘤增殖特性有關。流式
9、細胞學檢測(FCM)K:67對腦膜瘤復發(fā)可能性作出預測,指導臨床采取相應措施。,老年人腦膜瘤,1.隨著老齡化到來 CT MRI普遍應用,發(fā)病率逐年上升趨勢,占各年齡組2.8 -10.2,占老年人腦腫瘤37。,2.易誤診高達70,3.老年人腦膜瘤并不主張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刻手術 癥狀隨訪,若腫瘤生長過速或出現(xiàn)相應癥狀或腫瘤直徑超過4厘米或周圍水腫嚴重,占位明顯宜及時手術,但深部腦膜瘤應慎重。,4.選擇性手術術前充分治療伴發(fā)?。ǜ哐獕海悄虿?,冠心
10、?。?5.麻醉選擇,術中監(jiān)護,特別對心功能特別觀察。,6.手術力求簡潔,縮短手術時間,對靜脈竇及受侵犯的矢旁腦膜瘤及包裹顱底大動脈的腦膜瘤。,橋小腦角腦膜瘤(巖骨后腦膜瘤),根據(jù)腦膜瘤與內聽道的關系,又分成幾個類型,以便術中評估腫瘤與該區(qū)重要神經(jīng)血管的關系。進而保護其重要神經(jīng)功能??煞譃榍昂笊舷录皟嚷牭乐車X膜瘤,也可分成內外及后型,內側型累及海綿竇、斜坡,后側型累及面,聽神經(jīng)。其手術難度明顯大于外側型。,起源于巖骨后面的硬腦膜,而形成
11、橋角區(qū)占位,在臨床與影象學表現(xiàn)上,與聽神經(jīng)瘤有許多相似之處。常以聽力,小腦共濟及三叉神經(jīng)為主要癥狀。又根據(jù)其起源部位不同,癥狀出現(xiàn)的順序有差異。,,手術分離腫瘤壁時,應首先切斷來自巖骨錐體的供應血管(供血動脈主要有咽外動脈,枕動脈,椎動脈及小腦前下動脈等)。腫瘤質軟,較易切除,質硬,且瘤壁與腦干粘粘較緊,應小心分離。切除腫瘤后,附著的硬腦膜應予切除。骨質異常部分應予磨除。內聽道腫瘤磨除后,用組織膠封閉,以防腦脊液漏,在保證神經(jīng)功能完整的
12、基礎上,盡可能全切除腫瘤。若腫瘤與腦干顱神經(jīng)粘粘緊密不易分離,不必切除。,小腦腦膜瘤 (1),小腦幕腦膜瘤分幕上和幕下,腫瘤可來自小腦幕切跡緣也可侵犯橫竇、直竇及竇匯。手術入路選擇取決腫瘤部位,生長方向,以及與周圍組織關系。,腫瘤類型與手術入路 類型----(手術入路及手術要點),,小腦腦膜瘤 (2),裂孔型,外側一側枕下乙狀竇后聯(lián)合顳下經(jīng)顴弓腫瘤向幕下生長,老年病人,簡捷,接近橋腦及斜坡象限,腫瘤摘后,中顱窩、鞍區(qū)
13、、或橋腦前及上斜區(qū),較好控制基底動脈。,內側正中經(jīng)小腦幕幕下小腦上腫瘤延至幕上,手術開始即能及腫瘤基底,可早期控制靜脈系統(tǒng)。腫瘤延至幕下,腦**少,對深靜脈系統(tǒng)控制較差。,,注意點:1. 不同部位腫瘤采用不同手術入路,骨窗大小要滿足腫瘤暴露,盡量暴露至靜脈竇緣。2. 降顱壓,腦松弛術。3. 腫瘤大,附著面廣,宜包膜內分塊切除,并盡早阻斷血供。4. 與竇匯或橫竇緊密粘連或腫瘤已侵入竇內不強行切除,或切斷橫竇,若已證實腫瘤侵
14、及橫竇且完全閉塞,可切斷橫竇。5. 對裂孔型腫瘤應仔細辯清腫瘤與腦干、深靜脈、顱神經(jīng)關系,手術宜在腦干表面與腫瘤間的兩層蛛網(wǎng)膜之間進行,不損傷正常結構,既要力爭全切除,又要保證生存質量。,,側腦室腦膜瘤,早期因腫瘤生長在腦室腔內常無臨床癥狀,當腫瘤生長較大,阻塞腦脊液循環(huán)通路或腫瘤壓迫周邊腦組織才出現(xiàn)相應的臨床表現(xiàn)。影像學示腫瘤境界清楚,與側腦室壁之間無腦脊液存在。其好發(fā)于三角區(qū),通常經(jīng)側腦室三角區(qū)進入側腦室。如腫瘤較小可在瘤的前板找
15、到脈絡膜前動脈,電灼切斷后,可完整取出腦瘤;若腫瘤較大,則先分塊切除腫瘤,待瘤體縮小后再四周分離。清理供血動脈和**殘留徹底切除。術中保護好側腦室及室間孔以免血液流入其它腦室。,顱底腦膜瘤手術治療目標:最大限度保護神經(jīng)功能,降低病殘率,保持及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并不單純追求腦瘤全切除。,當代顱底手術技術,1.腦松弛技術 通過腦池、腰穿量度或腦室引流充分釋放腦脊液,使腦實質充分松弛,術中不用或少用腦壓板進行腦牽拉。,2.中斷腫瘤血供
16、技術 大型腫瘤血供豐富,早期達到腦瘤基底,盡早阻斷血供,減少術中出血,電凝離斷和囊內切除交叉進行,直至基底全部斷離,腫瘤充分縮小,最后切除腫瘤。,3.通過蛛網(wǎng)膜界口分離動脈和顱神經(jīng)技術 留一層蛛網(wǎng)膜覆蓋在重要神經(jīng)和血管上,大多數(shù)腫瘤可以安全地全切。分離被腫瘤包繞的動脈和與腦瘤粘連的顱神經(jīng)是腦瘤全切除關鍵。,4.顱底修復術 腫瘤切除后嚴密縫合硬腦膜,以防腦脊液漏和感染。骨缺損一般不需特殊處理。,嗅件腦膜瘤及腫瘤血供,嗅件
17、腦膜瘤 由雞冠、蝶骨平板與篩板之間硬腦膜長出,腫瘤血供 主要為篩板動脈,有時腦膜中動脈以及大腦前動脈、大腦中動脈分支也參與血供。,巖斜腦膜瘤手術入路選擇原則,巖斜腦膜瘤手術入路選擇原則-----腦瘤在斜坡位置,腫瘤全切除的可能性,若術前影響學顯示,腦干水腫,血管完全被腫瘤包繞,有基底動脈供血,提示腫瘤有很高的永久性神經(jīng)功能缺失危險,當腫瘤巨大或蛛網(wǎng)膜界面消失時,不能考慮全切除。此時手術入路可采用簡單的顳下小腦蒂,或枕下乳突后入路。次
18、全切除r刀治療,有利保護患者神經(jīng)功能,降低手術殘廢率。近來趨向以保持患者生存質量為核心,個體化治療方案。逐漸屏棄以單純切除腫瘤的目的的侵襲性手術方案,,腦瘤與腦干組織之間,腫瘤與腦干組織之間總有蛛網(wǎng)膜或軟腦膜相隔,只是有些界面識別較為困難。表現(xiàn)腫瘤表面有多個結節(jié)嵌入壓迫腦干。并與軟腦膜血管粘粘緊密,此時應從易識別的界面開始,應用顯微技術,嚴格沿此界面小心剝離腫瘤包膜,并保持包膜完整性。使斷端有一牽拉余地。絕不能穿透包膜,避免損傷組織神經(jīng)
19、,分離腫瘤時絕不能以暴力撕開兩者界面,或燒灼軟腦膜血管,只要保持腦干面光滑,術后療效均感滿意。遇到附著腦瘤的神經(jīng)時,首先應行瘤內切除,降低神經(jīng)張力,然后減開神經(jīng)與腫瘤間蛛網(wǎng)膜即可分離。腫瘤供應動脈,供應腦干的動脈往往與腫瘤粘粘,并發(fā)出細小分支,呈“Y”型鉆入瘤內,在分離腫瘤時,絕不能燒灼腦干供應血管,也不能撕斷細小的腫瘤供應動脈,否則斷端回縮,止血相當困難。且易損傷腦干供應血管。,,,,,,,,,,,,,,,,,,感謝您的關注,謝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