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論秦朝的中央官制淺論秦朝的中央官制閆晶晶(社會發(fā)展學院歷史系2004級接本一班)摘要:摘要:中央官制是秦朝政治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秦王朝在完成了對全國的統(tǒng)一后,開始采取為鞏固其統(tǒng)一而制定的各項改革措施,其中對中央官制也進行了改革,主要包括:實行三公九卿制、官爵分裂、沿襲博士官制度等,開創(chuàng)了一套嚴密的、作為大一統(tǒng)國家機器的官僚機構體系,并經過歷代王朝的發(fā)展和完善,最終形成了中國古代中央官制的基本格局。秦朝中央官制的改革在中國政制史上
2、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研究它,對于我們深入了解我國歷代封建王朝官制的發(fā)展演變是十分必要的,對于當今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義的發(fā)展也很有借鑒意義。關鍵詞:關鍵詞:秦朝;中央官制;三公九卿曾有學者說:“中國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國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國之境,得漢武而后定。”這種說法雖具唯心色彩,但卻說明了秦漢時期所建立的各種制度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之深遠。秦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個君主專制的封建王朝。秦的統(tǒng)一結束了春秋戰(zhàn)國數(shù)百年的分裂割據局面
3、,建立起一個疆域遼闊的封建帝國。為鞏固其統(tǒng)一成果,秦朝統(tǒng)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尤其在中央官制的創(chuàng)建上給后人留下了許多值得借鑒的地方。古代官僚制度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國家行政的基本形式,它實行集權式的政治統(tǒng)治,官吏直接對君主負責,皇帝享有至高無尚的權力,整個統(tǒng)治機構內具有一整套完整的運作、職責分工體系。官吏的選拔主要不是靠身份和血緣,而是憑借自身的技能和才干,職務是不可以世襲的,官吏依功次、年次等晉升領取俸祿。在這樣的古代國家中,官
4、僚的管理控制著全社會,沒有獨立于君主之外的其他權威。當然這種體系的出現(xiàn)并不是無條件的,三代時期就未能形成這樣的官僚政治體系。中國在戰(zhàn)國以前,國家政體的基本形式是宗法血緣貴族君主制,政治權力按照血緣關系的親疏來分配,地方上實行分封統(tǒng)治,中央集權無從產生。在這種體制下的官吏基本上在貴族血緣關系上選定,職位也是終身的。這時君主的權力是有限的,諸侯與中央是一種松散的政治聯(lián)盟,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政治體系。秦漢官僚制度的產生是伴隨著封建地主階級
5、的產生和發(fā)展而建立起來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自上而下的變法促進了官僚體制的建立。變法是歷史發(fā)展至一個臨界點的必然轉折,它導致了具有理性化、法制化的官僚制度迅速形成;變法也意味著中國古代官僚制度不是通過革命,而是在舊體制中蛻變而產生的。各國在一系列的變法中基本上剝奪了奴隸主貴族的世襲特權,廢除了世卿世祿制度,以領取俸祿的官僚代替了貴族的世襲官職,逐漸開始建立封建官僚制度,確立了中央集權的國家機構。一秦始皇在完成對全國的統(tǒng)一后,對戰(zhàn)國以來的官僚制
6、度進行了一次大的整理,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一整套整齊劃一的行政機構,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大大加強,也奠定了整個中國封建社會官僚制度的基礎。而這一時期中央官制的核心被后世稱之為“三公九卿”制度。三公學說產生于春秋戰(zhàn)國之際,《荀子儒效》:“大儒者,天子三公也?!闭瓢顕急杉叭f民之治令,以贊冢宰,凡治者受法令焉。掌贊書,凡數(shù)從政者?!笨梢?,周代“御史”已是一種正式官職,但其地位并不高。戰(zhàn)國時期,御史的職掌已很清楚?!妒酚浱A相如列傳》記載秦昭王
7、與趙惠文王會于澠池時,“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也迫使秦王擊缶,“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缶?!笨梢?,秦趙兩國御史均為跟隨國君左右的記事官或掌管文書的官吏。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御史”除職掌文書外,由于他是君王左右親近之人,同時又是皇帝耳目,逐漸開始參與政務。秦始皇時期“御史大夫”的設立提高了御史的地位,其地位僅次于丞相,是秦中央政府的核心人物之一?!稘h書百官公卿表》說御
8、史大夫“位上卿,銀印青綬,掌副丞相”。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命群臣議帝號,“丞相綰、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這個排列順序也反映了御史大夫僅次于丞相的地位。秦朝御史大夫的職掌相當廣泛,“在殿中,掌圖籍秘書”,“受公卿奏事,舉劾按章”[3],還負責掌管律令和司法審判事務。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侯生、盧生等方士畏罪潛逃,秦始皇“使御史悉案問諸生”?!顿Y治通鑒》胡三省注曰:“秦置御史,掌討奸猾,治大獄
9、,御史大夫統(tǒng)之?!盵4]此外,地方上奏給朝廷的一切文書,均有御史審閱。張蒼秦朝時為“御史,主柱下方書”。[5]漢朝人對御史大夫的職責范圍講得相當詳細:“御史大夫內承本朝之風化,外佐丞相統(tǒng)理天下,任職重大,非庸材所能堪。今當選于群卿,以充其缺?!盵6]“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鴻業(yè),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職相參,總領百官,上下相監(jiān)臨,歷載二百年,天下安寧?!盵7]這里所說的都是漢朝御史大夫的地位和職掌,但漢承秦制,秦朝御史大夫也
10、大致如此。而且丞相有權處理的事務,御史大夫均可以過問;而御史大夫的許多職權,則為丞相所無。但御史大夫的地位低于丞相,丞相是“金印紫綬”,御史大夫是“銀印青綬”,這一位低而權重的官職的出現(xiàn),正是相權與君權矛盾的產物。因為御史大夫侍奉皇帝左右,極容易成為皇帝的心腹。秦始皇使御史大夫和丞相既相互輔佐又相互制約的做法也對后代影響深遠。據史書記載,秦朝還設有“太尉”一職,職掌軍事,其地位與丞相相當,所以歷來將“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合稱為“三
11、公”,成為秦漢時期中央政府里最高的三個官職?!稘h書百官公卿表》:“太尉,秦官,金印紫綬,掌武事?!瘪R端臨《文獻通考》卷四十八中也提到:“太尉,秦官。漢因之,金印紫綬,掌武事。”然而,遍覽古籍卻不見秦朝有哪一人被授予“太尉”之職,難道這一職位并不存在嗎?而且在君主集權制的國家里也不太可能由臣下掌握兵權,當然也就沒有必要設“掌武事”的太尉了。但林甘泉曾指出:“應當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職的,并因此而達到削弱丞相軍權的目的”,“但實際上
12、太尉一職并未委派給任何人,而是由秦始皇自己將‘掌武事’的軍權控制在手中”。[8]其實秦國在秦昭王時已在大良造爵位下增設國尉爵一級,《史記白起列傳》記載昭王十四年(前293年)白起“遷國尉”,《正義》注曰:“言太尉。”秦始皇七年(前240年)以繚“為秦國尉”,《正義》曰:“若漢太尉,大將軍之比也?!睋耙蛔⑨專瑖炯刺?,后一注釋又未完全肯定國尉即太尉。就現(xiàn)存史料推斷,秦國的確設有國尉,但其地位不高,還不是后代處于“三公”之位的“太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淺論鐵路養(yǎng)護畢業(yè)論文
- 淺論擠塑 畢業(yè)論文
- 淺論擠塑 畢業(yè)論文
- 畢業(yè)論文淺論阿q
- 畢業(yè)論文--淺論中日旅游文化
- 淺論化療患者護理畢業(yè)論文
- 淺論轉基因技術畢業(yè)論文
- 淺論網絡營銷畢業(yè)論文
- 中央空調畢業(yè)論文
- 淺論網絡營銷畢業(yè)論文
- 淺論我國的審計模式畢業(yè)論文
- 中央空調系統(tǒng)畢業(yè)論文
- 淺論我國的審計模式畢業(yè)論文
- 蜀漢中央官制研究
- 中央空調系統(tǒng)畢業(yè)論文
- 護士畢業(yè)論文--淺論化療患者護理
- 淺論高速鐵路路基畢業(yè)論文
- 淺論詩歌的審美特征--畢業(yè)論文
- 歷史學畢業(yè)論文秦漢帝王顧問官制考論
- 中央電大畢業(yè)論文格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