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質水稻高產安全栽培技術 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優(yōu)質水稻高產安全高效栽培技術,阜寧縣作物栽培指導站阜寧縣農業(yè)干部學校二OO九年六月,第一節(jié) 優(yōu)質水稻的育秧技術優(yōu)質水稻高產安全高效栽培技術的核心是無公害的健康栽培技術。它是貫串水稻生長全過程中每個環(huán)節(jié)。,,一、選擇環(huán)境優(yōu)良的稻米生產基地,,無公害水稻種植基地應選擇周邊2公里以內無污染源;大氣環(huán)境質量、農田灌溉水質量和土壤環(huán)境質量均符合國家頒布的標準,生態(tài)條件良好,具備一定的生產規(guī)模,具有可持續(xù)生產能力的稻區(qū)。種植基地環(huán)境條件

2、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行業(yè)標準NY5116-2002《無公害稻米產地環(huán)境條件》要求。1、農田大氣環(huán)境質量要符合無公害稻米種植基地農田空氣環(huán)境質量標準,空氣中二氧化硫含量日平均≦0.25mg/m3,氟化物含量日平均≦7mg/m3。,2、農田灌溉水質必須符合無公害稻米種植基地灌溉水質量標準,灌溉水中的汞的含量≦0.001mg/L,砷的含量≦0.05mg/L,鎘的含量≦0.005mg/L,石油類含量≦12mg/L,揮發(fā)類含量≦5mg/L。,

3、3、農田土壤必須符合無公害稻米生產基地農田土壤環(huán)境質量標準。土壤PH值不同, 對一些重金屬含量有差異,如在土壤PH值6.5-7.5情況下, 鎘的含量為≦0.3mg/kg,汞的含量為≦0.5mg/kg,砷的含量為≦25mg/kg,鉛和鉻的含量均為≦300mg/kg;在土壤PH值<6.5情況下, 汞的含量僅為≤0.3 mg/kg,砷的含量上升到≦30mg/kg,鉛和鉻的含量減少為≦250mg/kg 。,二、選用優(yōu)質水稻品種 水稻品

4、種布局上,不僅要選擇品種達到國家標準的良種,而且要力求選用抗病蟲、耐污染的品種。近三年來的示范實踐表明,徐稻3號、徐稻4號、淮稻9號、徐稻5號、華粳6號等,都適宜于我縣種植。在良種確定后,不僅要加速繁殖速度,而且要加強提純復壯,保持稻米優(yōu)良品質。,三、無公害優(yōu)質水稻的育秧技術 水稻育秧有水育秧、濕潤育秧、旱育秧等多種形式,由于旱育秧不僅能培育壯秧,而且能省秧田、省水和減輕勞動強度,因此,是無公害優(yōu)質水稻育秧的主要方式。其主要技

5、術環(huán)節(jié)是:,(一)培肥苗床精細培肥秧田是提高整體旱秧苗素質的關鍵措施。⒈苗床床址要選擇肥沃的無污染的菜園地或者爽水的旱田或稻田,一般堿性土質的土壤不宜做秧田。有些地方把旱育秧苗床和油菜苗床或蔬菜大棚等結合起來,利用油菜苗床、棉苗缽床或蔬菜大棚加以適當培肥,比較容易達到旱育秧苗肥床的要求,事半功倍。如與油菜苗床結合,秋季育油菜苗,春季育水稻苗,中間栽兩季蔬菜或其他作物,做到了“一床多用”。這樣做有利于建立起固定的稻菜育苗專用基地;有利

6、于通過逐步培肥和改造,建立起比較完備的排水、澆灌的農田基礎設施。,,⒉苗床面積大小按移栽葉齡而定 移栽秧齡小,苗床面積小些,秧栽秧齡大,苗床面積大些。如秧苗6葉齡移栽的秧田與大田面積比為1︰20-25,7葉苗移栽為1︰15~20。⒊苗床要充分培肥 旱育秧苗床培肥一般采用三段式培肥法,即秋季(或冬前)培肥、春季培肥和播前培肥。 秋季培肥以施用有機物為主,具體操作中應注意:投人足夠的有機物,一般用碎稻

7、草;全層施肥,要把有機物散布于0-20cm床土層中;拌和均勻,采用分次投肥和薄片翻耕的方法,務求肥土拌和均勻;配合施用速效氮素,速效氮是為加速腐熟分解有機物,作起動氮素,以人畜糞尿為佳;加覆蓋物,保濕保溫,促使腐爛。,春季培肥應注意必須施用腐熟的有機肥,要以播種前能充分腐爛為原則。在施用時,仍然是宜早不宜遲,越早越好,也要堅持薄片翻耕入土,與床土拌和均勻。在翻耕床土時,發(fā)現(xiàn)大團末腐熟的有機物,要及時清除掉。 播種前培肥主要是施用

8、速效氮、磷、鉀,以迅速提高供肥強度,施用上必須突出注意三點:一是培肥時間上一定要掌握在播種前20天以前;二是適當增加磷、鉀肥用量,注意氮、磷、鉀平衡,可以促進根系生長,提高秧苗抗逆性。三是充分與床土拌和均勻,只需拌和在0-10cm土層中。播前肥料一般每平方米施用優(yōu)質尿素20g、氯化鉀30g、過磷酸鈣50g。 以上工作能夠實現(xiàn)苗床0-15厘米土層內土肥相融,土層疏松、富有彈牲、呈“海綿”狀。,(二)苗床制作 苗床培肥后要精

9、細整地。地整好以后,按標準開溝作畦,畦間溝深要在30厘米以上,內外溝要相通配套,畦寬一般以1.3-1.5米為宜。在不同稻區(qū),考慮到苗床用菜園地、旱地和便于操作管理,一般要求苗床必須建立相對獨立的排水系統(tǒng)。畦長以田塊而定。,畦面做好后,用無公害除草劑噴施, 如丁草胺復配劑每畝30克或丁惡合劑每畝50毫升兌水噴施。施藥后,壓平表土后澆水,水要澆足,使5厘米內的床土含水量達到飽和狀態(tài)。,(三)適期、精細播種 播種期要根據(jù)最佳抽穗結實期確

10、定。播期確定后,要精選種子,進行種子處理。播種量要適宜,一般播量按葉齡確定,6葉移栽的秧苗,每平方米播干谷120-150克,每畝大田用種量6-7斤。 按畦秤種,均勻播種。播種后隨及輕壓畦面,使谷粒入土,并撒上營養(yǎng)土或麥殼,厚度以谷不見天為宜。 蓋土后耕層如土層水分不夠,要澆第二次水,防止覆蓋物吸收水分表土層水分不足而影響出苗。如果土壤中雜草基數(shù)多,可在噴水的同時噴除草劑,每畝用42%新野(丁草胺和惡草靈)乳油110毫升,即每畝苗

11、床噴施12%丁草胺和10%惡草靈混配的丁惡合劑110毫升,對水均勻噴霧,以進一步防除雜草。,(四)覆膜蓋草 化除后,要及時在苗床上直接蓋薄膜或起拱覆膜保溫促齊苗。稻麥兩熟制地區(qū)可采用苗床上直接覆蓋薄膜保溫出齊苗,蓋膜前在苗床上撒適量粗秸稈作隔熱層,防止高溫時薄膜燙傷秧苗,遇日平均氣溫大于20℃時,應在膜上加鋪清潔稻草、草簾遮陽降溫。,(五)適時揭膜,及時補水播后5-7天齊苗時,要適時揭去苗床上的覆蓋物。揭膜時間不當,往往因秧苗

12、周圍空氣濕度急劇下降,葉面蒸騰大,而根部吸水供應不上,導致青枯死苗。因此,應看天氣揭膜,要求晴天傍晚揭,陰天上午揭,雨天趕在雨前揭。采取邊揭膜邊噴一次透水,以彌補土壤水分的不足。揭膜后,要澆水,補充水分不足。以后直到拔秧前一般不必澆水。在生長期間,倘若中午有卷葉現(xiàn)象,可在傍晚澆水,澆水量以達到表土濕潤為宜。移栽前1天傍晚,可結合施“送嫁肥”澆1次透水。,,,(六)補施氮肥 旱育秧苗床肥足,養(yǎng)分全面,速效肥料含量高,能滿足旱育

13、秧生長需要。但是由于苗床土壤處于相對干旱或半干旱狀態(tài),沒有水層存在,所以,養(yǎng)分的移動性很差,導致根系吸肥不足。旱育秧缺水造成變相缺肥。因此,在揭膜后結合澆水要施一次氮肥,但不宜過多,每平方米用尿素5-10克,兌成1%的尿素液噴澆,以水帶肥入土,提高肥效。但澆肥液與澆水一樣,時間上要求掌握于傍晚追肥,最好與補水同時進行。,,(七)拔秧前噴藥澆水 移栽前秧苗葉片上如有稻飛虱危害,要及時用農藥噴霧防治,以免隨秧苗攜入大田,在拔秧前一

14、天旱秧要結合噴施農藥,澆一次透水,使秧苗好拔,提高效率。,(一)實行秸稈還田,精細整地 秸稈還田可以避免焚燒,,防止空氣污染,保護環(huán)境,還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改良土質。一般秸稈還田量每畝為135公斤-180公斤,耕翻入土。 大田耕后要曬垡,精細整地,田面平整,高低差不超過2-3公分,第二節(jié) 大田栽培技術,(二)科學確定施肥量 肥料要有機、無機肥料結合,氮、磷、鉀搭配使用??刂苹瘜W氮肥量,增施有機肥,一般有機肥占總施肥量的

15、30%以上,氮︰磷︰鉀比側為1︰0.5︰1。每畝總施氮量要根據(jù)目標稻谷產量的吸氮量和土壤基礎地力稻谷產量吸氮量之差,除以氮肥利用率,就可得到。目前,大面積生產優(yōu)質高產田塊的總施氮量,一般控制在每畝氦18-20kg,磷(P2O5)8kg-9.5,鉀(K2O)10.5kg/ha-16kg ,其中有機肥占總用量的20-30%。,(三)大田要施足基肥 基蘗肥與穗肥的配比為6:4。有機肥用量占基肥中50%。有機肥料要檢測,防止重金屬合量超標

16、,有機肥料中的重金屬含量限量指標為砷≤20mg/kg, 鎘≤200 mg/kg, 鉛≤100mg/kg。要腐熟后才能施入田里。,基肥用量因地力和秧苗移栽葉齡不同也不同,地力差或移栽葉齡小的基肥量要多些,占總施量的50-55%;地力肥或移栽葉齡大的基肥量要少些,占總施量的40-45%;基肥施堆、廄肥等有機肥每畝1000 kg左右 ,速效氮應控制在每畝7-8kg ,有效磷每畝8kg/ha-9kg,速效鉀每畝5kg-7kg。有機肥施于地表,撒

17、施,要耕翻入土,土肥相融。,綠肥田田肥,是種植無公害水稻最好的茬口,在這種茬口上種稻要少施氮肥,要提倡種植。,(四)栽插適宜基本苗,擴行稀植 栽插適宜基本苗是高產健康栽培的關鍵,確定移栽適宜的基本苗,可以充分合理的利用有效分蘗,提高成穗率,形成穗足、粒多、粒重的產量結構,從而提高產量。 移栽基本苗過多,由于中期群體過大,無效生長增加,易導致病蟲害發(fā)生和倒伏,雖穗數(shù)會有增加,但穗形小,結實率低,產量反而會下降。減產幅度更為明顯

18、,而且會降低稻米品質。,,,移栽基本苗過少,往往會導致穗數(shù)不足,產量也不高。大面積生產上,常出現(xiàn)“大苗栽不足,小苗栽過頭”的現(xiàn)象,主要是大苗分蘗多,中、小苗分蘗少,栽時大苗感覺多,小苗感覺少而造成的。大苗栽后大田有效分蘗節(jié)位減少,大田發(fā)出的分蘗少,要達到預定的穗數(shù),必然要栽較多的基本苗,而小苗移栽大田后有效分蘗節(jié)位較多,大田發(fā)出的分蘗數(shù)也較多,要達到預定穗數(shù),基本苗數(shù)則不必過多,如16-17的粳稻,六百公斤以上產量達到21-23萬穗就夠

19、了,8葉期苗要栽10萬左右基本莖蘗苗,而6葉期苗移栽只需7-8萬基本莖蘗苗就足夠了。,在培育壯秧的基礎上,擴大水稻插栽行距,是改變傳統(tǒng)的基本苗過多,無效分蘗多,高峰苗過早的弊端。擴大行距應根據(jù)生產水平和品種株高而定,一般產量要求高的,行距要大,反之要小些。常規(guī)稻,株高95-100厘米,株距12厘米,行距24-25厘米;株高80-90厘米,株距12厘米,行距21-23厘米。 一般中苗移栽,常規(guī)中粳稻以行距23-26厘米,株距1

20、3厘米,每畝栽2-2.2萬穴,基本莖蘗苗8-10萬為宜;在栽插行向上,宜盡量采用東西行向,以利其充分合理利用光能。 提高栽插質量,促進優(yōu)勢分蘗早發(fā)生。田平是淺栽、勻栽高質量栽插的保證。,(四)優(yōu)質高效追肥技術 無公害稻米生產應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追肥要嚴據(jù)控制化學氮肥量,還要采用高效追施技術。 ⒈早施分蘗肥 分蘗肥是在水稻移栽后為補充基肥中速效肥的不足,促進分蘗早生快發(fā)而施用的肥料,是增加分蘗穗的關健措施

21、,要適量早施,要因苗因地制宜, 一般田塊在栽后5-7天每畝施用純氮2-3kg;田腳肥,分蘗早、群體大的田塊可不施或少施分蘗肥。,⒉適期施好穗肥 穗肥是供給稻穗分化及生長發(fā)育所需的肥料,一般在倒4葉至倒2葉抽出期是高效追肥期。因為,這一時期施用穗肥,能促進壯稈大穗,是提高成穗率和增加粒數(shù)的關鍵措施。穗肥根據(jù)其功能,分為促花肥和?;ǚ蕛深悾倩ǚ试谌~齡余數(shù)3.5葉時施用,保花肥在葉齡余數(shù)1.5-1.2時施用。 粳稻品種一般都采用倒

22、4葉施用,有利于高產優(yōu)質。 如果葉色過深,群體偏大,可遲施或不施保花肥。 穗肥最遲在收割前30天施用,過遲會影響稻米衛(wèi)生品質。,3.講究施肥方法 生產實踐表明,于擱田末期在土壤田間持水量為70%時施用穗肥,可以減少肥料的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減輕水體污染。,出時要進行多次輕擱田。擱田都要求在倒3葉末期結束,進入倒2葉期,田間必須復水。倒3葉-抽穗期要以淺水為宜(田間上一次水保持2--3天后自然落干,不立即上第一次水,讓稻

23、田土壤露出表面田透氣,2--3天后再上水。)抽穗-成熟采用間歇灌溉,保持土壤濕潤。,(五) 清潔灌溉技術,,水稻灌溉要求水質清潔無污染, 還要根據(jù)水稻生育進程的要水特性,進行水漿管理。移栽-返青期保持水深3-5 cm;返青期-有效分蘗期要有水層,勤灌溉;夠穗苗80%左右-倒3葉抽,,擱田中的稻田,關于擱田(曬田),過去生產上大多根據(jù)田間莖蘗動態(tài)、肥力等因素來確定,不易掌握準確。應根據(jù)“水稻生育進程葉齡模式”來確定適宜擱田期,擱田時間一般

24、從有效分蘗臨界葉齡期前一個葉齡開始(N-n一1)(N:品種的總葉片數(shù),n:伸長節(jié)間數(shù))至倒3葉期結束這段時間內進行。苗情不同,擱田有早遲、輕重的差別。如果夠苗過早在有效葉齡期前莖蘗數(shù)達到適宜穗數(shù)就要擱田。這就是所說的“苗到不等時”,這類苗要適當重擱。如果稻田群體發(fā)得不足,遲遲不能夠苗,可適當推遲擱田。但到了(N-n+1)葉齡期,無論如何都要擱田,這就是所說的“時到不等苗”,這類苗要適當輕擱。,(六)病蟲草防治技術 無公害稻米生產過程中

25、,對病蟲草害防治,要實行預防為主,生物防治為重點的綜合防治策略。化學防治病蟲應掌握安全、有效。做到用藥量小,用藥次數(shù)少,盡量達到減輕污染的目的。嚴格禁止高毒高殘留農藥的使用。根據(jù)農業(yè)行業(yè)標準,無公害水稻生產禁止使用的農藥有15種類,如表12中鈣砷酸鈣,敵枯雙,五氯酚鈉,甲拌磷,除草醚等。,在生產中積極推行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生物防治水稻病蟲害。積極采取物理防治措施,如采用黑光燈方法誘殺害蟲。,⒈病蟲害防治?;瘜W防治技術由植保站提供 稻田

26、中常見的病害有紋枯病、條紋葉枯病、稻瘟病等。 防治紋枯病和葉枯病用20% 紋枯凈每畝30g-35g或用5%井崗霉素每畝100ml-150ml噴霧;防治.稻瘟病用75%三環(huán)唑每畝20g噴霧。 關于水稻條紋葉枯病的發(fā)生與防治技術將單獨講一下。 稻田中常見的蟲害有螟蟲、縱卷葉螟、稻飛虱等。螟蟲要根據(jù)蟲情預報,掌握在螟蟲卵塊孵化初盛期,每畝卵塊發(fā)生量在50塊以上的田塊進行藥劑防治,依據(jù)規(guī)定防冶螟蟲用25%殺蟲雙水劑每畝25ml或用

27、90%殺蟲單每畝35g-40g或用5%銳勁特每畝30ml-40ml 噴霧。稻飛虱發(fā)生在百穴稻叢中蟲量達1500頭-2000頭,可用10%的吡蟲啉每畝20g,兌水100公斤噴霧。⒉大田雜草防治 首先采用水旱輪作種植制度,消除旱田和水田多年生雜草,其次,輪作結合施分蘗肥施用35%丁卞可濕性粉劑80g/mu,并建立 3-5cm水層3-5天,可有效防治稻田雜草。,(七)適時收割水稻,,,成熟水稻要適時收獲。適時收獲是優(yōu)質稻米生產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28、。過早收獲,青米太多出米率低;過晚收獲,碾米品質也會降低。水稻收獲必須達到成熟。成熟標準:從穗部外部形態(tài)看,谷粒全部變硬,穗軸上干下黃,有70%的枝梗已枯黃,稻谷含水量約為20%—25%。達到這個指標,說明谷粒已充實飽滿,植株停止向谷粒輸送養(yǎng)分,水稻己經成熟,此時要及時收獲。 水稻機械收割要根據(jù)水稻成熟度和土壤濕度,分期分批收割。水稻成熟度達90-95%,稻田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持水量70%時,適宜拖拉機下田,搶晴收獲,邊收邊脫。收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