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學前教育體制的現代化歷程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近代學前教育體制的現代化歷程中國近代學前教育體制的現代化歷程點擊次數:478作者:朱宗順制度化是現代性的基本特征。從制度生成的角度看,中國近代學前教育體制經過清末的初創(chuàng)、民國初期的調整、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拓展,促使我國學前教育的現代化取得了難能可貴的進展。本文對中國近代學前教育體制的演進,略作梳理。一、清末學前教育體制的初創(chuàng)(一)近代學前教育體制啟動的資源中國近代社會的轉型盡管不乏“傳統(tǒng)資源”作基礎,但不可否認,本土以外的“西方勢

2、力”的強行侵入,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看,中國社會是被不請自來、強行登陸的“西方因素”推上了現代化的歷程,帶上了些許不情愿的色彩。正因為如此,“西方因素”既是我們現代轉化的看得見的“推手”,又是我們現代轉化的參照“偶像”。近代學前教育體制的啟動也是如此,在近代社會頗為悲壯的現代轉化進程中,學前教育也被裹挾著踏上現代征程。一方面,傳統(tǒng)教育缺乏向現代學前教育發(fā)展的有效“資源”,諸如育嬰堂、敬節(jié)堂一類傳統(tǒng)機構,同福祿貝爾開創(chuàng)的現代

3、學前教育模式有天壤之別,這就邏輯的決定了中國近代學前教育現代轉化的路徑依賴性,模仿(不論是被動的還是主動的)無法回避。另一方面,鴉片戰(zhàn)爭以后,西方傳教士大批東來、西學東漸加速,從現代教育觀念引進、到“物化”的新式教育機構的產生,為現代學前教育制度的啟動提供了可資模仿的外來資源;近代工商業(yè)在洋務自強的旗幟下逐步發(fā)展,幼兒的看護和教育在部分婦女走出家門以后開始凸現;維新變法運動興起后,開民智、新民德、鼓民力成為朝野共識,為近代幼兒教育體系的

4、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礎。上述條件,說到底,又是由“西方因素”直接或間接促成的。因此,近代學前教育體制啟動的動力在本土以外。具體來說,近代學前教育體制啟動的資源主要來自由“西方因素”促成的教育會學前教育機構和以湖北幼稚園為代表的國人學前教育實踐。這兩類學前教育實踐可分別作為被動模仿西方現代學前教育制度和主動學習西方現代學前教育制度的代表,為近代學前教育體制的初創(chuàng)奠定了基礎。1教會學前教育。東來的傳教士在我國創(chuàng)辦學前教育機構,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被

5、動舉措,但這一舉措確實成為我國近代學前教育體制啟動的寶貴資源?!赌暇l約》簽訂后,傳教士在中國傳教的大門打開,為了便利傳教,他們開展慈善活動以吸引中國民眾,創(chuàng)設孤兒園、慈幼院、育嬰堂等雖屬慈善活動,但收容養(yǎng)育幼兒的舉措本身,構成了教會學前教育的基礎。19世紀80年代,教會在通商口岸的教堂或教會女學仿照西方的幼稚園制度附設小孩察物學堂,由牧師夫人或女傳教士任教師,招收牧師、教徒及中國家庭的子女。宗教教育以外,進行知識啟蒙教育,具有現代學前

6、教育色彩。據著名傳教士林樂知統(tǒng)計,到1902年,教會在華建立的學校中有小孩察物學堂6所。其中,1892年,美國監(jiān)理工會傳教士海淑德女士在上海中西女塾創(chuàng)辦幼稚園教師培訓班,這是近代中國最早開辦的教會幼兒師資培養(yǎng)機構;1898年,英國基督教長老會在廈門鼓浪嶼牧師樓舉辦幼稚園并創(chuàng)辦識字培訓班。教會早期的學前教育實踐為中國近代學前教育體制的創(chuàng)立發(fā)展提供了可貴的基礎。2湖北幼稚園是近代國人主動模仿西方現代學前教育制度的表現。1903年9月,由張

7、之洞挈畫、端方督辦的湖北幼稚園正式開辦,(一)以蒙養(yǎng)園為主體的學前教育體制的確立從民國建立到1922年新學制頒布,近代學前教育體制得到初步調整,建立起以蒙養(yǎng)園為主體的學前教育體制。1《壬子癸丑學制》確立蒙養(yǎng)園體制。民國建立后,1912年至1913年間,頒布了新的學制,史稱《壬子癸丑學制》,將清末的蒙養(yǎng)院改名為蒙養(yǎng)園,入園年齡為未滿6歲的兒童。變化主要反映在《師范教育令》、《師范學校規(guī)程》等文件中,規(guī)定:女子師范學校以造就小學教員及蒙養(yǎng)園

8、保姆為目的,女子師范學校應于附屬小學外設蒙養(yǎng)園,女子高等師范學校亦應設蒙養(yǎng)園,女子師范學校得設保姆講習科。上述規(guī)定,明確了學前教育機構的名稱改為蒙養(yǎng)園,首次將蒙養(yǎng)園保姆同小學教員并列為女子師范學校的任務,從而確立了學前教育師資培訓在師范教育體系中的地位。2蒙養(yǎng)園規(guī)制的完善?!度勺庸锍髮W制》雖然對學前教育體制作了調整,但并沒有對蒙養(yǎng)園的運作做出詳明的規(guī)范。1915年7月,教育部公布《國民學校令》(1916年10月修正),推行國民教育同預備

9、學校分途的初等教育雙軌體制,教育部在1916年1月公布的《國民學校令施行細則》中,對蒙養(yǎng)園的宗旨、保教內容、方法、設備要求等作了規(guī)定,要求:蒙養(yǎng)園以保育3至6周歲的幼兒為目的,令其身心健全發(fā)達得善良之習慣以輔助家庭教育;保育項目包括游戲、唱歌、談話、手藝。盡管國民學校和預備學校因袁世凱復辟帝制失敗而被廢,但關于蒙養(yǎng)園的規(guī)定沒有受到大的影響,成為民國初期學前教育機構運作的依據。從“蒙養(yǎng)院”到“蒙養(yǎng)園”,盡管只有一字之差,但從“院”到“園”

10、的變化,卻充分反映了近代國人學前教育觀念前進了一大步,從中國文字的含義看,“園”較“院”更適合現代學前教育所賴以發(fā)展的幼兒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在觀念進步的基礎上,盡管這一時期社會動蕩,學前教育仍有一定發(fā)展。據江蘇省教育會幼稚教育研究會統(tǒng)計,1918年,僅上海一地新辦幼稚園即達12所。蒙養(yǎng)園師資的培養(yǎng)得到發(fā)展,如:教會第一所單獨設立的幼師廈門懷德幼稚師范學校于1912年設立,北京高等女子師范學校1916年設保姆講習科,江蘇省立第一女子師范學校

11、1917年增設保姆講習科。(二)以幼稚園為主體的學前教育體制的確立1922年,大總統(tǒng)令公布《學校系統(tǒng)改革案》(又稱《壬GFCD5學制》),新學制對學前教育體制的影響表現為兩個方面:(1)將“蒙養(yǎng)園”改為幼稚園,幼稚園收6歲以下的兒童。學前教育機構的名稱從此定為“幼稚園”,到1949年國民黨遷臺為止,幼稚園成為學前教育機構通行的“學名”。學前教育機構的名稱從“蒙養(yǎng)園”變?yōu)椤坝字蓤@”,將“蒙養(yǎng)”改為“幼稚”,又向尊重現代學前教育理念前進

12、了一步。(2)《壬戌學制》將師范學校變?yōu)橹袑W的一科,削弱了師范教育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對學前教育師資的培養(yǎng)產生了消極影響。這一時期,與官方相比,民間推動學前教育的熱情更高。五四運動前后,西方各種教育思想傳入中國,知識分子撰文反思近代學前教育照搬外國經驗的病端,如:陶行知《創(chuàng)設鄉(xiāng)村幼稚園宣言書》(1926年)、張雪門《參觀三十校幼稚園后的感想》(1926年)、張宗麟《調查江浙幼稚教育后的感想》(1926年),他們反對抄襲外國,主張開展學前

13、教育實驗,提倡學前教育中國化,推動了近代學前教育體制的發(fā)展。(1)成立學前教育研究組織。早在1917年,上海首設幼稚教育研究會,以留日學生為主任;1918年,江蘇教育會下設幼稚教育研究會;1919年,北京女子高等師范保姆科成立幼稚教育研究會;1926年,沈百英倡議成立上海幼稚教育研究會。各類學前教育研究組織在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后,仍有發(fā)展,推動了學前教育體制的改進。(2)開展學前教育實驗。著名的有:1923年秋,陳鶴琴在自家開辦幼稚園,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