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樹突狀細胞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強的抗原提呈細胞,然而在細菌性感染以及某些病理條件下,其介導的免疫反應將會受到嚴重抑制,呈現(xiàn)免疫麻痹狀態(tài)。Ⅰ型干擾素是一種多功能的細胞因子,可能參與細菌性感染所致免疫麻痹過程,但其作用機制不甚明了。為此,我們以脂多糖(LPS)刺激樹突狀細胞(DCs)建立抗原交叉提呈免疫麻痹體系,對Ⅰ型干擾素(Ⅰ-IFN)在脂多糖所致樹突狀細胞免疫麻痹中的作用及所涉及細胞因子和細胞亞群功能轉化進行了探討。對小鼠骨髓來源的DCs給
2、予一定劑量的LPS刺激,聯(lián)合抗原負載(SIINFEKL),檢測LPS刺激對BM-DCs胞飲及交叉提呈抗原能力的影響;繼而行體外混合淋巴細胞反應和體內CTL誘生動物實驗,檢測DCs介導的OVA抗原肽特異性T淋巴細胞增殖反應和CTL效應;在此基礎之上,通過IFN-β重組細胞因子以及IFN-β封閉抗體處理,探究IFN-β在此免疫麻痹中的可能作用及相關機制。
結果顯示:第一,LPS(10ng/ml)刺激能顯著增強BM-DCs的胞飲
3、作用和抗原交叉提呈能力;第二,LPS刺激能明顯提高BM-DCs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40、OX40L和4-1BBL的表達,并且此上調作用可能與PI3K、Akt、Erk1/2和p38信號相關;第三,LPS刺激抑制DCs介導的T細胞增殖反應和CTL的誘生;第四,IFN-β是介導LPS所致DCs免疫麻痹的重要細胞因子,并且可能通過上調DCs表面共抑制分子B7-H1(PD-L1)的表達,與T細胞表面PD-1結合,抑制T細胞增殖;
4、第五,調節(jié)性T細胞是介導LPS所致DCs免疫麻痹的重要細胞亞群,LPS刺激上調DCs表面GITRL,通過與調節(jié)性T細胞表面受體GITR作用,促進后者的增殖和功能發(fā)揮,介導免疫麻痹。
上述結果提示:細菌性成分LPS抑制DCs介導的免疫反應,引起免疫麻痹。IFN-β通過上調B7-H1表達介導此LPS所致免疫麻痹現(xiàn)象,同時CD4+CD25+Foxp3+Treg細胞通過GITRL/GITR信號在此免疫麻痹中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為臨床上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樹突狀細胞在結核病免疫中的作用及機制.pdf
- 探討樹突狀細胞在冠心病免疫反應中的作用機制.pdf
- 乙肝表面抗原抑制外周血漿樣樹突狀細胞干擾素—α分泌的機制研究.pdf
- STI571、干擾素-α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來源樹突狀細胞作用的研究.pdf
- 吸煙對樹突狀細胞在哮喘免疫平衡中作用的影響及機制研究.pdf
- 樹突狀細胞在母胎免疫耐受中作用機制的初步探討.pdf
- 樹突狀細胞在布魯氏菌疫苗誘導免疫應答中的作用研究.pdf
- BTLA在樹突狀細胞中的表達及其對樹突狀細胞抗結核免疫作用的影響.pdf
- 樹突狀細胞在鼻息肉免疫調控中的作用.pdf
- 樹突狀細胞在1型糖尿病免疫耐受中的作用研究.pdf
- α-干擾素對樹突狀細胞分化成熟及功能影響的體外研究.pdf
- 干擾素-α治療慢性乙型肝炎不同免疫應答與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功能變化的研究.pdf
- Polyl:C刺激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樹突狀細胞分泌Ⅰ型干擾素的影響.pdf
- 樹突狀細胞在兒童重癥肺炎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pdf
- 淋巴器官中的樹突狀細胞在神經(jīng)--免疫通路中的作用.pdf
- 干擾素α快速誘導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源性樹突狀細胞及其殺傷效應研究.pdf
- PCBP2在病毒誘導肝細胞產生I型干擾素中的作用.pdf
- ELISA方法研究多糖與人干擾素-γ相互作用.pdf
- micro-RNAs對Ⅰ型干擾素免疫效應的調控作用與相關機制研究.pdf
- 干擾素誘導基因IFIT家族分子促進I型干擾素抗腫瘤作用及其機制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