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從以下幾部分進行了論述。
第一部分 162例血管性血友病的臨床分析
研究目的: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VWD)是由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基因突變引起血漿中VWF數(shù)量減少或質量異常所導致的最常見的遺傳性出血性疾病,呈常染色體遺傳?;颊咦杂卓捎休p度或中度皮膚黏膜出血、鼻衄、胃腸道出血及外傷后出血不止等癥狀,女性常有月經過多。遺傳性V
2、WD分為三種類型:1型(VWF量的部分缺乏)、2型(VWF質的缺陷,又分為2A、2B、2M和2N四個亞型)和3型(VWF量的完全缺乏),這三種類型和各亞型間具有不同的生理病理機制,治療方法上也有各自特點。因此需要實驗室進行系列檢測以確保準確診斷和分型。本部分的回顧性研究代表了單中心血管性血友病(VWD)患者的流行病學特點、臨床特征、診治現(xiàn)狀。
方法:回顧性分析162例VWD患者的臨床資料、分型診斷結果及治療、轉歸情況。
3、 結果:162例患者中男性76例、女性86例,男性平均年齡7.2(2.0~41.0)歲,女性平均年齡20.7(5.0~48.0)歲。1型VWD患者86例(53.1%),2型42例(25.9%,2A型33例、2M型4例、2N型5例),3型34例(21.0%)。87例患者(53.7%)有明確家族史。出血表現(xiàn)以皮膚瘀斑(61.7%)、鼻出血(53.7%)、手術或外傷后出血不止(53.1%)為主,月經量多為女性患者常見主訴(66.3%)。Vi
4、cenza出血評分標準結果顯示56例患者(34.6%)有異常出血評分。45例患者(27.8%)予血制品替代治療,8例患者使用了1-去氨基-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壓素治療。57例月經量多的女性患者中,25例并發(fā)貧血者予補鐵治療。對于出血量多不易控制的患者,8例需聯(lián)合孕激素控制出血,2例行子宮切除術。
結論:VWD是臨床表現(xiàn)有較大異質性的常見的遺傳性出血性疾病,對于疑診VWD的患者應分步進行確診及分型檢查,從而有效地實施個體化治療
5、。
第二部分 6例血管性血友病的實驗診斷和基因分析
研究目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是血管內皮細胞和骨髓巨核細胞合成的一種糖蛋白。VWF質的缺陷和量的缺乏會導致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VWD)。基因分析有助于了解分子發(fā)病機制,對攜帶者的判定、產前診斷以及患者的預后、治療都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從6例VWD患者的臨床及基因診斷出發(fā),探討基
6、因型與表現(xiàn)型的相關性,旨在從分子水平闡明VWD的發(fā)病機制。
方法:采用第一部分所述VWD系列實驗,以全血細胞計數(shù)(主要為血小板計數(shù))、部分激活的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原時間(PT)和纖維蛋白原含量(Fg)作為VWD的篩查實驗;VWF抗原(VWF∶Ag)測定、VWF瑞斯托霉素輔因子活性(VWF∶Rco)、血漿凝血因子VIII活性(FVIII∶C)作為確診實驗;以VWF多聚體分析、瑞斯托霉素誘導的血小板聚集試驗(RIPA
7、)、VWF膠原結合試驗(VWF∶CB)、VWF和凝血因子VIII結合試驗(VWF∶FVIIIB)作為分型實驗,確診6例遺傳性VWD(分別為3例2A型,3例3型)。為了增加對2A型和3型VWD分子發(fā)病機制的認識,我們用常規(guī)PCR分別擴增這6例VWD患者的VWF基因,并進行測序分析。
結果:6例患者中3例為2A型,3例為3型。測序結果鑒定到7個基因突變,包括4814A>C(Y1605S)、752A>G(E248G)、4789C>T
8、(R1597W)、421G>A(D141N)、3379+1G>A、2480G>A(C827Y)、3897delT,其中4814A>C(Y1605S)、752A>G(E248G)、2480G>A(C827Y)、3897delT為國際首次報道。Y1605S的雜合性突變恰位于A2區(qū)ADAMTS13蛋白酶裂解位點(Y1605-M1606),使原來隱藏的位點得以暴露,VWF因子對ADAMTS13水解酶敏感性增加,導致2A型VWD的發(fā)生。E248G
9、的雜合性突變位于D1區(qū),屬于不成熟VWF蛋白的前肽部分,影響VWF多聚化,導致胞內貯留,是2A型VWD的發(fā)生原因。R1597W為2A型VWD較常見的突變類型,已被證實可導致VWF上ADAMTS13蛋白酶裂解位點(Y1605-M1606)附近的空間構象發(fā)生改變,使突變蛋白對ADAMTS13敏感性增高。3379+1G>A的純合突變影響正常RNA的剪切過程,產生含有提前終止密碼子的異常剪接體,使得血漿中VWF水平顯著減低。C827Y位于D’區(qū)
10、,D’區(qū)Cys參與VWF鏈內二硫鍵形成,與分子內結構穩(wěn)定有關,影響多聚體的形成和促進突變蛋白的清除,其合并3897delT的框移突變導致VWF合成顯著減少,推測是3型VWD的發(fā)病機制。而3型VWD患者4中,僅發(fā)現(xiàn)D141N的雜合性突變,是否存在其他類型的突變及其發(fā)病機制仍需進一步鑒定和研究。
結論:VWD具有復雜的分子發(fā)病機制,這不僅要求有一套系統(tǒng)的實驗方法以對VWD進行明確診斷和分型,還需要運用多種分子生物學技術對其進行深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血管性血友病的臨床分析及分子發(fā)病機制研究.pdf
- 血管性血友病發(fā)病機制的研究.pdf
- 遺傳性血管性血友病的實驗診斷和分子發(fā)病機制研究.pdf
- 血管性血友病詳解
- 部分遺傳性血友病A的分子發(fā)病機制研究.pdf
- 一個2N-3型血管性血友病家系的臨床和分子發(fā)病機制研究.pdf
- 血友病乙患者的基因分析及發(fā)病機制的研究.pdf
- 遺傳性血管性血友病表型診斷及基因型分析.pdf
- 血管性血友病分型組合實驗的建立和臨床應用.pdf
- 一個遺傳性血管性血友病家系的實驗室診斷和分子發(fā)病機制研究.pdf
- 25例獲得性血友病的臨床分析.pdf
-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活性檢測與臨床應用的研究.pdf
- 遺傳性血管性水腫臨床及發(fā)病機制的研究.pdf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與腦梗塞形成的相關性分析研究.pdf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GPIbα相互作用的分子動力學模擬.pdf
- 四種新的基因突變導致血友病B分子發(fā)病機制研究及通讀療法對無義突變所致血友病治療的初步研究.pdf
- 單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和模型研究.pdf
- 294例兒童血友病臨床資料回顧性分析.pdf
- B型血友病FIX基因突變與發(fā)病機制研究.pdf
- 血友病A患者血漿因子Ⅷ抑制物檢測及其發(fā)病機制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